聯合金屬網分析師胡艷平表示,稅收“五五分”是否能夠解決鋼企的跨區域并購還不好說,這需要視具體的企業而定。
李新創指出,稅收“五五分賬”,光有條例還不行,如何使得各方面執行起來是個大問題,跨區域重組的問題就是說的太多,做的人太少,執行力不夠。不過他也理解地方的難處,值此金融危機,人員就業、社會穩定等問題均需考慮,無法簡單地就兼并重組論兼并重組。
李毅中表示,在兼并重組和淘汰落后產能上,應采取法律、經濟、技術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這項工作將牽涉到12個部委,在淘汰落后企業上將建責任制,把指標和任務下達到各個省市。
誰有優勢就由誰來重組
根據《規劃》要求,中國鋼鐵行業下半年的兼并重組將以國有大型鋼企為主導。業內人士擔憂,如果將國企兼并民企絕對化的理解,可能會出現強行的“拉郎配”。而虧損的山東鋼鐵集團強勢并購盈利的日照鋼鐵的舉動,加深了人們的這種擔憂。
國有鋼企和民營鋼企在歷史背景、企業價值、經營理念等方面有很大不同,這使得跨所有制的重組面臨重重困難。國企重組民企如是,民企重組國企更是如此。不久前爆發的通鋼事件就顯示了民營鋼企在整合國有鋼企時所面臨的“鴻溝”。
業內人士表示,鋼企重組一定要考慮社會穩定和職工利益,國有鋼企和民營鋼企誰重組誰并不是絕對的,但在并購中,如果既可以保持國企中好的東西,又能留住民企中先進的東西,優勢互補,這就是好的兼并重組。
李新創指出,判斷兼并重組的成敗,在于整合后企業核心競爭力是否提高、是否促進整個行業的發展、是否有利于在國際上爭取話語權,誰有優勢就由誰來重組,將注意力集中到所有制問題上不符合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
顯然,鋼鐵行業的兼并重組不可能一蹴而就,還需要隨形勢的發展而不斷矯正,這正如屈原所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記者 韓哲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