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十月二十九日電 題:中國加快推進貿易與城市化的綠色進程
--“貿易、城市化與環境”國際研討會側記
中新社記者 閆曉虹
海內外與會專家今日在此間召開的“貿易、城市化與環境”國際研討會上達成共識——中國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扮演著愈加重要的角色,中國高速的城市化進程必將對中國乃至世界經濟產生深遠的影響。
據估算,到二0三0年全球的城市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將達到六成,如果人類仍不改變目前的資源利用方式和生活方式,屆時地球的生態環境將難以承受城市的擴張。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到世界經濟的全球化進程中,同時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也隨著經濟與社會的劇烈轉型而快速推進。在這一過程中,如何協調貿易、城市化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如何將貿易與城市化真正落實為人類及社會發展水平的提高是中國需要面對的重大課題。
此次國際研討會披露的信息顯示,在國際貿易方面,二00七年中國經濟的外貿依存度已增加到七成,快速增長的貿易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發動機;同時,中國的對外貿易在全球經濟中所起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中國的貨物貿易額占全球的比例由一九七八年的不到百分之一增長到二00七年的百分之七以上。
然而,中國長期以來奉行的以GDP為中心的發展模式也影響了中國的出口模式,使得中國的出口產品呈現出以初級產品和資源密集型產品為主的特征,較少考慮到對環境和生態系統的影響,從而使中國的經濟發展面臨更大的環境和資源壓力。同時,目前的出口模式也制約著中國國際貿易的長期發展。雖然目前國際貿易中的關稅壁壘有減弱的趨勢,但一些發達國家開始通過實施嚴苛的環境保護技術標準對發展中國家設立“綠色貿易壁壘”,從而達到保護本國產品和市場的目的。“綠色貿易壁壘”對中國這樣一個貿易依存度高而出口產品層次較低的發展中國家將會造成極大的影響。
在城市化方面,中國的城市化正在步入快速發展階段。中國的城市化水平已經由一九七八年的一成八提高到二00六年的四成四,此間中國城市化的平均增長速度高達約百分之三,遠高于世界城市化百分之零點八的平均增長速度。然而,與會專家認為,快速城市化進程不可避免地導致了一系列資源環境問題和不健康因素的出現: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中對資源的需求遠超過資源供給能力,導致生態系統超載嚴重,從而降低了城市化的可持續性;中國的城市進程引發大城市對中小城市、城市對農村以及發達地區對落后地區的資源剝奪,從而造成了中國城市化水平的嚴重不均衡。如何選擇一種符合中國資源與生態環境實際的健康城市化發展道路,如何使人們能夠公平地享有人類發展水平提升所產生的財富,是中國在進一步推進城市化進程中必須解決的問題。
面對由自由貿易、城市化以及社會經濟其他方面的快速發展所帶來的一系列緊迫問題,中國政府自本世紀初期以來已積極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使整個國家的發展模式向以人為本和可持續發展的模式轉變
由北京大學、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主辦的本次大會上,“環境與發展:貿易、城市化與環境”的中心議題正引起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關注。國內外專家對貿易與環境、城市化與環境以及推進亞歐之間貿易和城市化方面的合作三個重要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近三十名演講者就貿易與氣候變化、綠色貿易政策、綠色城市、城市環境與健康、城市交通、環境與人類發展等專題進行了主題發言。而大會最后形成的共識必將推動中國乃至世界就相關問題的科學研究和政策制定進程。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