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明年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消息即出足以給股市吃上“定心丸”,但由于猜測和觀望心態漸濃,上證綜指并沒能乘勝追擊逼近今年反彈高點3478點,反而在會議結束后連續兩天出現1%以上回調。
不過,短期的震蕩并不意味著長期趨勢的改變,接受本報采訪的專家普遍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了調整信貸機構、促進消費以及淘汰過剩產能方面的信號,依據這些信號,一幅穩健而清晰的虎年炒股路線圖已經擺在投資者面前……
趨勢把握
兩政策:
市場流動性依舊充裕
由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于市場擔心的問題“回答”略顯“含糊”,資本市場在會議結束后兩天里并沒有較好的表現。數據顯示,會議結束次日,上證指數下跌1.06%,收于3296.66點。昨日,上證指數再次下跌1.89%,收于3234.40點。
不過,細心的投資者可以發現,令市場擔憂的收緊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舉措并沒有出現,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下一步,全國經濟工作的重心是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力度,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
其中,幾個關鍵的利好因素在于:要繼續以擴大內需特別是增加居民消費需求為重點,以穩步推進城鎮化為依托,優化產業結構,努力使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明顯進展。擴大居民消費需求,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要加大國民收入分配調整力度,增強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眾消費能力。
在北京大學中國金融業研究中心副主任呂隨啟看來,增強居民收入、提高財產性收入,對居民投資股市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銀河證券研究所策略研究總監秦曉斌認為,前期出于對政策面的擔憂,市場呈現大幅震蕩格局,穩增長、調結構、促消費,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等措施和宏觀政策思路明朗后,股指震蕩上行是大趨勢。
中金公司研究所認為,隨著政策基調的明朗化,股市中期震蕩上行趨勢不變。
不過,也有人士表示,金融危機之后,全球購買能力大幅下降,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得以恢復,即便恢復,也不代表所有資金都流向資本市場。流動性過于充足已經導致泡沫過大,如果再給資本市場“放水”,恐怕實體經濟獲得資金支持的難度會加大。
兩部門:
把握信貸方向整合資源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落幕后,近來相關政府部門在學習會議精神后迅速制定了下一步的工作方案。在市場人士眼中,略顯“含糊”的政策正逐漸以清晰的形象示人。
其中最受關注的當屬央行及銀監會對今后工作的安排。值得注意的是,兩部門不約而同地將“把握明年信貸投放方向”列為工作重點。
央行行長周小川表示,2010年,央行將立足提高宏觀調控水平,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繼續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根據新形勢新情況著力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重點把握好政策實施的力度、節奏和重點,把握好貨幣信貸增長速度,加大信貸政策對經濟社會薄弱環節、就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業轉移等方面的支持,在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勢頭的同時,支持發展方式轉變,推進結構調整。
銀監會主席劉明康也表示,今后銀監會要引導銀行業保持信貸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進一步加大對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同時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發揮信貸對調整經濟結構的促進作用。要密切跟蹤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把握好信貸政策的力度、節奏和重點,加大信貸政策對小企業和“三農”等薄弱環節的支持,有效緩解小企業和“三農”融資難的問題,要防止信貸集中度風險。
“明年信貸與今年的不同之處在于,信貸投放的速度不會再像今年這樣快,有可能適當放慢,投放結構將繼續優化,急需資金的企業將迎來機遇,但不一定只局限在創業板。從目前的情況看,A股的創業板更像是準中小板,是和A股市場趨同的板塊。因此即便政策對其有利,它也很難快速走出獨立行情。”呂隨啟表示。
與此同時,銀監會表態,嚴格控制對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和產能過剩行業的貸款,著力提高信貸質量和效益。比如鋼鐵行業,沒有必要去維護鋼產量世界第一。對鋼鐵上市公司來說,都不在淘汰范疇之列,市場可以重新排座次。
在抑制過剩產能方面,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日前明確指出,當前,在保增長的同時,必須把結構調整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為此,發改委將盡快修訂發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從宏觀政策方面對產業結構的調整加以引導。
兩“烏云”:
通脹、加息出現可能性大
由于經濟復蘇的趨勢已經確立,股市上漲空間明顯,加上全球性質的金融危機也不會在3年內出現兩次,明年經濟向好成為大概率趨勢,股市基本面也會轉好。
市場人士分析,明年存在加息可能,加息可對股市造成短期結構性調整,要防范這個風險。整個經濟領域泡沫過多,要防通脹,但不改長期趨勢。在資源類股票中,投資者在參與黃金、石油等板塊時應該警惕。復蘇會增大需求,但黃金價格已經達到歷史高位,美元指數下跌的空間有限,黃金上漲的空間也有限。美國經濟復蘇,美元會逐漸升值,黃金價格就會跌,不會大漲。而鋼鐵板塊主要方向是滿足內需,不會受太大的外在影響。
相比之下,銀行與地產板塊目前最不被市場所看好。對于銀行來說,加息成為大家普遍擔心的事情,銀行業相關分析師認為,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將逐漸滲透,不排除明年年中貨幣政策出現調整的可能性,如果加息變成事實,那么無論是27個基點、還是54個基點,都意味著寬松的貨幣政策暫告段落,首當其沖的就是銀行板塊。即便政策未改,今年的大量放貸也會使銀行業壞賬頻出,而銀行為補充資本充足率采取的各種措施,都會影響到股東的權益。同樣,如果加息或銀行壞賬大量爆發,信貸增速將被強行減速,與銀行股一同受沖擊的一定是地產板塊,“如果房價再瘋漲50%,管理層就不可能不插手控制房價,目前很多政策是進是退,管理層也在觀察,也在等待調控的時機。”對此,私募基金經理吳國平表示。
另有業內人士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本身與資本市場的聯系并不算大,資本市場應該有屬于它自身的定價機制,不應該僅僅是政策調控的“神經末梢”。不過,鑒于歷年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資本市場的指導意義,明年值得投資的板塊已經被劃定,投資風險也被政策所提示,投資者只要借鑒這些政策,并控制好投資節奏,在明年的資本市場中取得收益并非難事。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