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于先生家庭目前的狀況,100萬元只需要年化收益率在8.5%,即可完成養老夢想。考慮到于先生退休后承受風險能力會有所下降,因此建議多配置些低風險的資產。
龍飛的建議組合之一是:25%配置國債,50%配置固定收益類,25%配置指數基金。如此于先生每年可以獲得8.67%的投資回報率,可以彌補養老金缺口,從而達到頤養天年的目的。
普通家庭有辦法
解決了“百萬富翁”的問題之后,普通百姓需要多少錢養老才不會一生勞碌晚年難安呢?
理財師龍飛繼續分析說,按照北京市統計局的數據,2007年北京市人均消費額為15330元,如果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長,加之退休后對醫療上面的需求(前述于先生家庭每年有20%的醫療支出)。由此將現在一個普通的北京市民的年消費額假定為2萬元。
“按照上面的假設進行計算,準備25年的養老金,現在需要儲備24萬元的養老資金。”理財規劃師龍飛認為,這一數字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講還是可以接受的。
在上述的分析過程中,理財師龍飛說,他并不建議將資金用于購買現貨黃金,等待其升值。
根據紐約期貨交易所黃金期貨的數據統計,美國紐約黃金期貨價格每盎司由1994年底的384.4美元,上漲至2009年底的1097.8美元,漲幅185.6%,換算后的年化收益率為7.25%。但考慮到黃金在過去15年中處在一個上升的通道中,因此在未來的25年中會存在相當的不確定性。
龍飛表示,在消費額度并不大的情況下,一般老百姓還是可以完成自己的養老的。“只是每個人都希望養老生活能夠更輕松自在一些,所以我們需要提高養老儲備金或者進行一定的理財,提高收益率,從而達到這個目標。”
采訪手記
恐慌比通脹更可怕
1000萬不夠養老的話題,既反映出某些學者的治學態度,也折射出精英階層對普通民眾的預期誤導。
需要指出的是,鐘教授不是惟一對央行發鈔速度感到憂慮的專家。就在1年前,已經有學者提出了相同的問題。不過,地點不是在中國。
“如何為我的兒孫們保護資產?”——2009年6月,美國知名供給派經濟學家拉弗就曾發出做好準備迎接通脹和高利率的警告。
他說,美聯儲的政策焦點在半年前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從反通脹轉到了反通縮。基礎貨幣增加為原來的10倍,增幅為過去50年之最。
拉弗認為,“眼下”(2009年6月)的情況可能遠比上世紀70年代的貨幣政策造成的通脹風險要高,當時最優惠利率達到21.5%的高點,通貨膨脹率的峰值接近15%。金價從每盎司35美元飆升至850美元,美元匯率崩潰。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