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電信重組,未來的三大電信集團同時擁有移動和固話業務,不大可能“自家人打自家人”。無人主動“攪局”,讓電信企業主動降低資費標準,似乎不太現實。
2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正式發布了《關于深化電信體制改革的通告》,通告稱,鼓勵中國電信收購聯通CDMA網(包括資產和用戶),聯通與網通合并,衛通的基礎電信業務并入中國電信,中國鐵通并入中國移動。
此次公布的電信重組方案,是此前業內普遍認同的“3+1”的模式,即中國聯通的CDMA網與GSM網將被拆分,前者并入中國電信,組建為新電信,后者吸納中國網通成立新聯通,鐵通則并入中國移動,組成新移動,原有的中國衛通保持不變。
顯然,三部委對電信行業實施重組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打破電信壟斷,以提高電信行業的服務能力和水平。而此次電信重組,也充分考慮了三家在網絡資源、實力與規模、全業務經營能力的實際,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弱者恒弱,強者更強”的競爭格局,必將對我國電信行業競爭格局及新技術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但作為一個普通消費者,在筆者看來,此次電信重組,卻有點像電信壟斷的“集結號”,不能不令人擔心。
首先,電信重組少了一些“攪局者”。近幾年來,電信資費大幅下降,消費者得到了最大的實惠,原因就在于電信行業內部有了幾個“攪局者”:中國移動資費的不斷調整,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國電信小靈通的“攪局”;由于移動資費的一降再降,又使固定電話不得不降低話費以求生存與發展。而如果電信重組,未來的三大電信集團同時擁有移動和固話業務,不大可能“自家人打自家人”。無人主動“攪局”,讓電信企業主動降低資費標準,似乎不太現實。
其次,電信重組會使運營商多了一份“默契”?v觀這次電信重組改革方案,其基本思路無怪乎“大拉小”或“小攀大”的形式:移動帶上鐵通這個小弟弟,CDMA投入中國電信的懷抱,中國網通與GSM網聯姻,從而使這幾個運營商的實力基本相當,從事的業務基本相同,服務項目基本相似。在這樣的情況下,幾大集團由于各自掌握著基本均衡的市場議價能力,在涉及資費價格調整這個敏感問題時,諒誰也不敢輕易發力。如此一來,電信企業之間的“價格戰”無從打起,消費者還能從中得到什么實惠呢?
還有一個關鍵問題就在于,三大電信企業要發展,必須從加強基礎建設、擴大自身地盤上打主意。但對于企業而言,基礎建設需要投入的巨大成本,國家當然不會掏腰包,銀行的貸款終究是要歸還的。如此一來,通過各種方式將成本進行轉嫁,消費者才是基礎建設的埋單者。到那時,電信資費不降反升,電信企業當然是振振有辭的。
當然,此次重組方案,使電信企業同時擁有固話和移動業務,對于消費者而言,只需到一家營業廳繳費就可以搞定,省力倒是省力。但如果運營商實行“捆綁消費”,你對固話業務不滿意欲停用時,人家還要同時停掉你的手機,到那時,消費者豈不是欲哭無淚?(高君波)
| 更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