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內人士預計明年信用卡不良率或升至3%-4%。而兩年前我國信用卡不良率僅僅保持在1%左右的水平。
據《新京報》報道,全球性金融危機所帶來的影響已經波及國內信用卡領域,包括工行、民生等多家銀行都已經開始重視信用卡業務的風險。業內人士預計明年信用卡不良率或升至3%-4%。聯系到兩年前我國信用卡不良率僅僅保持在1%左右的水平,如果上述預測準確的話,這種不良貸款率增長的速度無疑是驚人的。
近幾年來,由于市場競爭的加劇,國內商業銀行在信用卡市場紛紛“跑馬圈地”,無形之中忽視了業務推進過程中風險的控制。以招商銀行為例,2004年,招行信用卡發卡量約222萬張,其后逐年成倍遞增,2005至2007年,分別達到500萬張、1000萬張、2100萬張。雖然招行在零售銀行領域屬于個中翹楚,但是這種業務快速擴張所帶來的風險無疑值得警惕。
從信用卡發卡環節來看,近年來各商業銀行為了占據未來信用卡市場的高地,加大了對在校學生等低收入人群的營銷力度,大學生屬于無工作、無固定收入的群體,然而一些發卡銀行并沒有按照規定對信用卡申請人還款能力進行審核,有的銀行甚至通過大范圍雇傭學生銷售人員對其周圍的同學、朋友進行頻繁的“營銷轟炸”。在這種粗放式業務擴張的過程中,銀行信用卡業務的風險狀況不能不令人擔心。而在營銷策略上,各家發卡行基本都采取了免除首年年費、消費積分、贈送禮品、健身卡等方式來促銷自身的信用卡產品,部分消費者出于獲取禮物的心理申請辦理了信用卡,但是隨后并不開通信用卡,這一方面造成發卡銀行系統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也給一些犯罪分子制造了可乘之機。
另一方面,信用卡犯罪近年來有增無減。信用卡非法套現活動大量出現,循環信用賬戶透支余額和循環信用使用戶數猛增,同時一些不法中介開始大規模進行空卡套現,暴露出商業銀行信用卡循環信用業務環節存在較大風險隱患。據央視報道,有用戶通過網上虛假交易,使用信用卡支付后,再通過賬戶轉移到借記卡,然后從銀行取出現金,整個過程沒有真實的貨物交易,也無需繳納額外的費用,給利用第三方支付進行信用卡套現創造了機會。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當前我國信用卡市場的風險不容忽視,這不僅需要發卡銀行加強風險控制,提升自身品牌和服務,擺脫低端同質競爭的泥潭,并努力開拓銀行卡業務的“藍海領域”;另一方面,我們應該加快市場的法制法規建設,尤其是要提升行業監管部門對網絡交易等新興交易渠道的監督和管理,嚴厲打擊信用卡違法犯罪活動。(郭田勇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

![]()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