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十二月二十八日電(郭晉嘉) “重慶通過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樹立‘打扶并舉’工作新思路,充分結合當地實際,具有可操作性。”結束在重慶的檢查驗收工作,國務院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檢查組認為當地有效解決了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方面諸多問題,提升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水平。
檢查組于二十六日抵渝展開行程。他們兵分兩路到重慶永川、璧山、九龍坡等地區的三十七家食品加工廠、醫院、藥店、餐館、農貿市場等單位,通過看證照、翻閱臺帳、現場詢問和隨機抽查等方式進行檢查驗收。
在今年九月初開始的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中,重慶市逐步創出“打扶并舉”工作思路,在打假打劣、震懾質量違法行為的同時,又注重“扶優扶強”、提升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水平。
四個月來,當地共出動執法人員十五萬余人次,對近三十八萬家次企業進行檢查,取締無證餐飲企業一千三百六十一家,查處案件一千七百五十一宗,查獲涉案貨值金額近九百八十萬元人民幣。
檢查組認為,重慶市在嚴厲打擊各種違法行為的同時,也采取很多扶優扶強的好措施,有力助推了當地質量水平的提高。如重慶在農村欠發達地區,通過檢驗檢疫人員上門服務和推行屠工派出制度,確保群眾吃上放心肉。
該市還在小作坊整治過程中,推行“農戶+基地+合作社”模式,推動小作坊向小企業轉型走集約化發展道路。重慶市九龍坡區政府率先整合轄區內四十余家面粉廠資源,組建一家股份制糧食銷售公司,改變原有小作坊經營散亂差的局面,保證面粉制品食品安全。
重慶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在藥品審批過程中,開辟“綠色通道”和“快車道”,為自主創新醫藥企業提供技術指導和政策幫扶,加快企業產品的上市步伐;農業部門安排專項經費十萬元人民幣,為主城和六個區域性中心城市的十六個農產品批發市場增配農藥殘毒速測儀……
重慶市副市長周慕冰表示,專項整治活動結束后當地將組織“回頭看”,鞏固整治成果,并進一步健全完善長效機制,使整治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完)
| 更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