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文化強國短視頻高峰論壇”順利舉辦
每天都在刷的短視頻
你真的了解嗎?
它應如何助力文化強國建設?
如何做好內容建設與對外傳播?
本期推文,學部君將帶你走近
第十二屆“文化強國短視頻高峰論壇”
一起來看專家學者
多維度、寬領域、全方位的分析與探討
論壇舉行
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
“文化強國短視頻高峰論壇”
8月17日上午,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文化強國短視頻高峰論壇”于線上舉辦。論壇作為本屆北影節短視頻單元的重要項目,匯聚傳媒學界與業界專家,共同探討文化強國短視頻的功能、作用和意義,探索新形態促進講好中國故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推動中華文化傳播的方法路徑。
本次高峰論壇匯集學界、業界專家,出席的嘉賓包括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黨委書記、主任祝燕南;人民網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裁葉蓁蓁;新華網黨委常委、總編輯錢彤;北京電影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胡智鋒;中國新聞社副總編輯兼中國新聞網總裁俞嵐;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陸紹陽;中國日報新媒體中心主任柯榮誼;北京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副主任、北京時間常務副總編丁曉陽;中國傳媒大學本科生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曉紅。
中國傳媒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王達品在致辭中表示,世界進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本次論壇旨在為行業發展、學界研究,以及中國傳媒大學進一步辦好北京國際電影節短視頻單元提供經驗和借鑒。王達品指出,當下蓬勃發展的短視頻以其分散性、互動性、個性化等特征不斷為中華文化傳播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和多元路徑;如何利用短視頻形態激活中華文化生命力,更好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是一項重要的時代課題。
本次論壇由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黨委書記曾祥敏教授主持。
嘉賓觀點
以政治建設為引領,推動短視頻健康發展
祝燕南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黨委書記、主任
本次高峰論壇匯集學界、業界專家。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黨委書記、主任祝燕南表示,短視頻有著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的重要宣傳作用,同時推動文化與科技相融合,調動全民參與積極性,豐富了文化新業態。短視頻自身“短、平、快”的特點使其融入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蘊含著服務新潛力。此外,在動蕩的國際形式與嚴峻的全球性挑戰環境中,短視頻賦能傳播新方式,幫助展示更加立體、真實、全面的中國,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
發展內容科技,建設四全媒體
葉蓁蓁
人民網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裁
人民網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裁葉蓁蓁指出,專業媒體在推動內容科技的發展中要把握“專”“精”“引”“領”四個關鍵點,在關鍵內容、領域發揮專業優勢;關注用戶對精品、優質內容的需求;重視內容的輿論引導作用;為內容創作者提供方向引領,助力其更好地參與到視頻內容創作中來。因此,主流媒體要深度挖掘短視頻的內容價值與數據價值,推動建成由內容強國、數據強國、產業強國共同支撐的文化強國。
重大時政報道短視頻的“文化范兒”
錢彤
新華網黨委常委、總編輯
新華網黨委常委、總編輯錢彤重點闡釋了短視頻生產制作對于重大時政報道的積極作用,強調主流媒體要堅守重大時政報道的“文化范兒”——在報道內容上彰顯“人文范兒”,把握受眾心理關切點和情感需求點;在制作技術上體現“科技范兒”,增強受眾的互動感和參與感;在報道形式上凸顯“青年范兒”,增強視頻的傳播效果;在表達方式上彰顯“藝術范兒”,做到題材小巧,內容獨特。
短視頻發展態勢與思考
胡智鋒
北京電影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
北京電影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胡智鋒從文化主體性、價值主流性、平臺主導性三個方面對當下短視頻發展態勢進行了分析。胡智峰指出了網絡短視頻領域存在的內容集中度不足、產業聚集度不足、品牌建設度不足等問題,提出要推動短視頻領域的進一步發展,需要完善頂層設計,堅定正確的價值引領,同時要不斷加強產業品牌拓展,促進平臺、內容、品牌、產業各個方面做大做強。
短視頻,如何打造文化出海新模式
俞嵐
中國新聞社副總編輯兼中國新聞網總裁
中國新聞社副總編輯兼中國新聞網總裁俞嵐表示,短視頻以視覺為本位的媒介屬性以及多向性傳播與裂變式發布特征,使其具有較高的跨文化傳播潛質,成為傳播領域的潮流符號。結合近年來中國新聞社的國際傳播短視頻實踐,俞嵐認為文化強國短視頻的進一步發展還需突破“淺碎與精髓的平衡之難”、“個性與共性的兼顧之難”、“傳承與創新的融合之難”三個平衡難題,助力中華文化“走出去”,在短視頻領域打造文化出海的新模式。
短視頻推介中華文化要注意“好感傳播”
陸紹陽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陸紹陽從學界角度對新興的“好感傳播”領域作出解讀,提出好感傳播是以文化為先導、以情感為紐帶、以交流為手段的傳播形態,其價值觀是既利己又利他的。在短視頻生產與傳播中,要把握生活類、文化類等常見的“好感傳播”視頻類型,關注年輕受眾群體感興趣的話題內容,強調“以我為主”的第一視角創作敘事角度,從而更好地發揮短視頻推介中華文化的作用。
短視頻國際傳播助力文明交流互鑒
柯榮誼
中國日報新媒體中心主任
中國日報新媒體中心主任柯榮誼指出,我國短視頻在國際傳播中實現文明互鑒交流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因此在短視頻傳播渠道上需要注重傳統渠道與新興渠道并重,重視互聯網視頻平臺的搭建。要推動形成“大外宣”格局,全面拓展傳播主體,增強民眾的對外傳播意識;在傳播內容層面,要實現話語體系與敘事體系的重構,將傳者角度與受眾角度相結合、從而更加貼近國際受眾心理。
文化短視頻創新創優的關鍵在哪里
丁曉陽
北京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副主任、北京時間常務副總編
北京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副主任、北京時間常務副總編丁曉陽認為,由于高質量視頻的制作門檻與制作成本較高,我國高質量文化短視頻領域的制作傳播仍有所不足。我們應充分認識到短視頻在文化傳播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制作團隊的專業化水平,建立起從核心到產品的整體鏈條,將中國文化觀念深度融入短視頻的創作當中,真正做到“講好中國故事”。
用短視頻講好中華文化故事
王曉紅
中國傳媒大學本科生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傳媒大學本科生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曉紅以“出圈”短視頻為例,指出文化短視頻在傳播中要突破對中華文化單一方面的聚焦,呈現更為完整的文化形態。王曉紅進一步提出了運用短視頻講好文化故事的三個優勢,即廣泛的文化“可見性”、生動的文化“體驗感”以及活躍的文化“創造力”。
精彩的發言
獨到的觀點
本次論壇讓大家看到了
短視頻提升創作水平
發揮主流價值的廣闊空間
相信短視頻在未來能夠為
建設文化強國
促進跨文化傳播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注入更加強大的動力!
(供 稿/劉奕璇 李 佳)

文娛新聞精選:
- 2025年08月27日 14:03:09
- 2025年08月27日 14:02:47
- 2025年08月27日 09:51:35
- 2025年08月26日 14:17:45
- 2025年08月26日 10:04:51
- 2025年08月26日 10:04:01
- 2025年08月26日 10:02:35
- 2025年08月25日 19:24:33
- 2025年08月25日 18:49:45
- 2025年08月25日 18:3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