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電影想把“小豬妖”帶身上 暑期檔這些“谷子”很搶手
今年暑期檔電影市場持續升溫。隨著《羅小黑戰記2》《浪浪山小妖怪》等動畫電影的熱映,相關線下聯動活動吸引了不少人。動畫IP的周邊衍生商品也叫“谷子”,來源是英文單詞“Goods”的音譯,“谷子經濟”也正成為消費新引擎。
熱映電影帶火線下聯動活動
在浙江省博物館,“浪浪山小妖怪”主題展與影片同步開展,“小豬妖”住所、“雙狗洞”和“鳳鳴軒”等場景,讓觀眾沉浸式感受影片中的片段。
此外,展覽還結合影片劇情,通過VR等技術設置了多個主題游戲,讓觀眾和小豬妖一起打怪升級,共同“取經”。據介紹,主題展每天都能吸引近千組家庭組團參觀。
在上海,全國首家動漫主題影院今年6月正式運營。今年暑期,為配合《浪浪山小妖怪》的上映,影城變身“浪浪山”樂園,觀眾在觀看電影之余,可以與“小豬妖”合影互動,參與觀影分享會,還可以完成集章打卡的游戲活動。
上海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戴運:在影院除了觀影以外,能夠給大家提供更多沉浸式的IP互動。從觀影到消費到互動到派對,我們希望能形成這樣的消費閉環。
此外,電影《羅小黑戰記2》還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的文旅部門、電影院線合作,推出包括露天放映、展覽、游戲互動及多元集市在內,“逛、買、拍、玩”一條龍的主題快閃活動。
電影衍生品持續熱銷
爆款IP帶動二次消費
今年夏天,隨著國產動畫電影《浪浪山小妖怪》持續刷新中國影史二維動畫電影的票房紀錄,電影相關衍生產品的銷售也越來越火爆。
在浙江杭州一家玩具店內,目前“浪浪山”的大部分款型已售罄,系列玩偶上線3天就賣出了1萬多件。
在上海,一家影院入口處的周邊店,在《浪浪山小妖怪》上映首日,文創周邊銷售金額高達周末同期的4倍。
據網絡平臺數據顯示,2025年暑期檔電影衍生品收入同比增長120%。
“谷子經濟”成為消費新引擎
《浪浪山小妖怪》衍生產品中,銷量最好的品類之一就是玩偶系列。無論是“小豬妖”還是“蛤蟆精”,每個角色都被生動還原,細節處理也十分到位。
《浪浪山小妖怪》衍生產品生產合作公司品牌總監 楊挺:大小、尺寸等,3D建模的過程當中,會非常考量這點。神態上,如何去還原這個IP角色的內涵,以及怎么放大里面的一些小故事、小巧思。
在細節上體現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和超高還原度,為人們帶來情感滿足,讓“浪浪山小妖怪”系列玩偶在預售時就做到了3天超1萬件,目前工廠已在生產第三批玩偶。
《浪浪山小妖怪》衍生產品生產合作公司品牌總監 楊挺:因為電影本身它的故事以及角色IP的個性,讓大家覺得共鳴、共情。我們做玩偶的時候也考慮到這個方面,消費者也非常愿意買單。
據介紹,電影《浪浪山的小妖怪》在創作階段便同步啟動了周邊衍生品的延伸開發。電影正式上映前,IP全產業鏈開發已全面落地。截至目前,自研文創品牌共計推出207款衍生品,授權衍生單品超400個,覆蓋毛絨潮玩、文具禮盒、拼圖卡牌等多元品類,這些產品已經從“觀影附加品”升級為“搶手文創”。
“內容創作+衍生開發”
促動畫產業良性循環
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國電影產業正經歷結構性變革,從依賴單一票房產出轉向多元化營收模式。
以經典國產動漫IP《喜羊羊與灰太狼》為例,其衍生品收入占比高達70%,遠超30%的播出版權收益。而《浪浪山小妖怪》在今年暑期檔,貢獻了近30%的衍生品收入。
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雋:《浪浪山小妖怪》我們8月2日公映, 公映的時限是有限的,電影院的收入是有天花板的,但是衍生產品,毛茸茸的玩具,包括卡牌,還有由此產生的互動性游樂場景,為動畫產業的營收來源創造了無限的可能,而且時間周期非常長。
動畫電影非票房收入的提升不僅緩解了影視制作風險,更推動電影從內容生產向文化消費生態延伸,促進了新消費場景升級。
隨著動畫電影非票房收入占比的逐漸加大,當前,不少IP的衍生品收入已反哺了續作的開發,形成“內容-衍生-內容”的良性循環。
《浪浪山小妖怪》總制片人 李早:其實動畫電影或者動畫這個領域本身還是比較艱難的。它的參與的人數多、創作周期長、回報過程長。我們希望能開發好這些產品,未來反哺創作,讓我們有機會把內容堅持做下去。

文娛新聞精選:
- 2025年08月27日 09:51:35
- 2025年08月26日 14:17:45
- 2025年08月26日 10:04:51
- 2025年08月26日 10:04:01
- 2025年08月26日 10:02:35
- 2025年08月25日 19:24:33
- 2025年08月25日 18:49:45
- 2025年08月25日 18:35:56
- 2025年08月25日 15:10:03
- 2025年08月25日 14:4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