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軸線文創“出圈” 解鎖北京文化新表達
在北京中軸線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一周年之際,北京商報記者跟隨“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巡禮”采訪團走進白塔寺、鐘樓、先農壇。記者在探訪中發現,一系列以文化地標建筑IP為核心的文創產品正悄然“出圈”——白塔寺妙應白塔玩偶、鐘樓的鐘鳴福至立體冰箱貼、先農壇的天宮藻井冰箱貼……古老文化建筑正通過創意設計煥發青春活力。這些新業態不僅激活了文化遺產的當代價值,并以更輕盈、更時尚的方式,向世界講述著北京文化的新故事。
白塔寺:唐卡古韻與文創新潮
走進白塔寺,唐卡展廳內靜謐而莊重。一幅幅唐卡色彩絢麗奪目,佛像莊嚴慈祥,筆觸細膩入微,仿佛在訴說著古老而神秘的宗教故事。文創產品區則充滿了現代氣息,以白塔寺元素為靈感設計的文創產品琳瑯滿目,從精致的鑰匙鏈到實用的筆記本,每一件都獨具匠心。
北京市白塔寺管理處副研究館員康蕾表示:“我們通過舉辦白塔文化周等活動,以豐富多彩的文化體驗吸引游客關注。同時,文創產品的研發也是我們活化利用文化遺產的重要舉措,這些產品不僅具有實用價值,更承載著白塔寺的文化內涵,深受游客喜愛。”
據統計,通過不斷的文化宣傳,白塔寺年游客量從約30萬人次增長至如今的約50萬人次。據康蕾透露,白塔寺文創產品每月都有新品上架,目前已開始策劃明年的馬年主題文創產品,“希望能突破冰箱貼單一賽道,實現文創產品多元化發展”。
鐘鼓樓:科技賦能展覽呈新
在中軸線申遺成功一周年之際,鐘鼓樓熱鬧非凡。研學團、外國游客絡繹不絕,不少主播在鐘鼓樓間的廣場處進行直播。
鐘樓一層展廳,東城區聯手中央美術學院推出的“百年視界——東西方視角下的北京脊梁”展覽吸引了不少游客駐足觀看。展覽現場,科技感十足的全景數字影像吸引了不少游客動手體驗。據悉,自開展以來,每天都有大量游客前來參觀,尤其是周末和節假日,游客絡繹不絕。
北京市鐘鼓樓文物保管所副所長余慧介紹:“自鐘鼓樓加入北京中軸線之后,景點里前來參觀的研學團隊明顯增加,幾乎每天都有團隊參觀鐘鼓樓。這也從側面表明了公眾對文化遺產的認知從走馬觀花式游覽轉變為注重了解歷史文化內涵。”
先農壇:文創頂流古建煥新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館內,古建筑群莊嚴肅穆,經過修繕和整治后,更顯歷史的厚重與滄桑。在文創產品商店里,天宮藻井冰箱貼成了當之無愧的頂流產品,游客排隊購買,只為將這份獨特的文化記憶帶回家。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館位于北京市西城區永定門內大街西側先農壇內,是我國第一座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國古代建筑技術、藝術及其發展歷史的專題性博物館。據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館館長薛儉介紹,如今,古代建筑博物館對外開放面積已由原來的6萬平方米擴大到8萬平方米,更多的歷史遺跡和文化景觀呈現在游客面前。
薛儉表示:“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為先農壇帶來最大的變化是先農壇整體性保護、系統性保護的目標有望實現。慶成宮的開放,填補了先農壇外壇區域開放的空白,對古代建筑博物館來講,多了一處開放場所;對先農壇而言,慶成宮建成570多年來首度開放,讓觀眾感受皇家建筑恢宏格局,填補了古建館闡釋先農壇歷史文化的空白,還提供了特色活動新空間。”
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辦公室文物騰退部部長、二級巡視員馬晨表示:“申遺成功一年來,北京中軸線在傳承利用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我們注重文化遺產的價值闡釋與傳播,通過出版圖書、舉辦展覽、參加國際活動等方式,讓更多人了解北京中軸線的獨特價值;注重社會公眾的廣泛參與,開展了多項群眾性文化活動,引導公眾深度參與文化遺產保護;注重文化遺產的活化利用,推出主題游、研學線路,打造文創品牌,讓文化遺產真正融入人們的生活。未來,我們將繼續努力,推動北京中軸線的保護和傳承工作邁上新臺階。”
據了解,在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的帶動下,首都核心區文物騰退保護利用工作也在持續推進,今年東城區的清陸軍部和海軍部舊址、孚王府等文物騰退項目相繼啟動簽約,那王府等已實現預約開放;位于西城區的北新華街近現代建筑已完成全部住戶騰退,醇親王府南府等騰退項目也啟動簽約,進一步推動老城整體保護。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北京中軸線正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豐富的內涵,向世界展示著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這條承載著千年歷史文化的城市脊梁,將在當代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北京商報記者 張茜琦/文并攝

文娛新聞精選:
- 2025年08月26日 14:17:45
- 2025年08月26日 10:04:51
- 2025年08月26日 10:04:01
- 2025年08月26日 10:02:35
- 2025年08月25日 19:24:33
- 2025年08月25日 18:49:45
- 2025年08月25日 18:35:56
- 2025年08月25日 15:10:03
- 2025年08月25日 14:48:19
- 2025年08月25日 14: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