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同款毛背心”火了,文創讓文學IP有了新溫度
然玉
近日,一款“魯迅同款毛背心”火上熱搜。這款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旗下文創品牌推出的“魯迅系列·大先生的毛背心”,以復刻1930年魯迅標志性穿搭的精準設計,讓年輕人爭相搶購、名人學者集體上身。有網友戲稱,這是“文豪的戰袍”,穿上秒變“人間清醒文學青年”。截至目前,在社交平臺,“魯迅同款毛背心”已躍升為今年以來的熱門文化符號之一。
文化記憶,有時候是很虛渺的東西。而關于“魯迅同款毛背心”的文化記憶,卻是無比具象、無比真切的。其不僅有照片為證,更有書信里那些溫柔的話語襯托。于魯迅而言,這份溫暖來自于許廣平的親手編織、千里寄遞。他在給許廣平的回信中稱,“背心已穿在小衫外,很暖,無須棉袍了”。于我們而言,這份溫暖則來自于大先生的“小確幸”、一種讓我們隔空致敬的滿足感。一件毛背心,與其說是“文豪的戰袍”,不如說是幾代人的回憶按鈕。
魯迅,是一位“?!焙芏嗟淖骷摇_@種“梗”,并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戲謔化、娛樂化解構,而更多指向魯迅其人及其作品的多元化。魯迅的求學經歷、家庭生活,以及其風格多樣、愛憎分明的寫作,共同奠定了一個“復合”的魯迅形象。他是執筆為刃的斗士,是著作等身的大家,而在他的文字中,也有著從頑童、兒子、學生到伴侶、父親、師者等各種人生角色轉換的溫情脈絡。只是,這些鮮活的細節與立體的形象,大多停留在文字記載中。而此次“魯迅同款毛背心”的走紅,則以一件具象的文創載體,將這些碎片化的印記與溫情脈絡重新串聯,讓那個遙遠的“復合”的魯迅變得可感可知。
“魯迅同款毛背心”的迅速出圈,一方面是基于魯迅本人一貫所擁有的超高人氣,另一方面也得益于相關文創團隊對文學及其周邊資源再發掘的巧思。大師云集的年代,奠定了浩瀚的文學宇宙。有太多擊中人心的歷史瞬間,也有太多湮沒于時光的瑰寶。而“魯迅同款毛背心”的走紅,正是對這些寶藏的重新喚醒,在鉤沉史料中復現經典,以文創為橋梁激活文化符號,最終在消費與社交場景里讓經典文化IP重獲“在場感”。
就此而言,人們既是這件毛背心的穿著者,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編織者”。而這,也啟示我們,文創開發既要有回到歷史、文本的莊重,也要有洞察大眾心理、契合潮流的靈氣。以往,有一種文創,叫作設計者自以為的文創,自娛自樂、自我感覺良好,市場卻不買賬。而“魯迅同款毛背心”這類文創,則兼有文化含義與實用價值,其是符號化的,更是商品化、社交化的。如此,便給了大眾足夠的購買理由,也是讓文創真正出圈的一種探索。
(作者是資深媒體評論員)

文娛新聞精選:
- 2025年08月27日 09:51:35
- 2025年08月26日 14:17:45
- 2025年08月26日 10:04:51
- 2025年08月26日 10:04:01
- 2025年08月26日 10:02:35
- 2025年08月25日 19:24:33
- 2025年08月25日 18:49:45
- 2025年08月25日 18:35:56
- 2025年08月25日 15:10:03
- 2025年08月25日 14:4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