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驚現河北最大的先商墓地!河北省考古再傳喜訊。昨天記者采訪了本次考古發掘隊隊長、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的石磊,請他向讀者介紹一下這件河北考古界的新鮮事——
專家青睞南城遺址
“當初我們也沒料到會有這么大收獲。”石磊告訴記者,這次在邯鄲發現的先商墓地位于磁縣西北部南城村的西北臺地上。“所以得名南城遺址,它也是南水北調工程重點文物考古項目之一,工程從遺址西部穿過。2003年進行文物勘察時就發現了它,當時推斷是東周的。到2007年9月正式發掘時,才發現這里的遺存非常豐富。經批準,我們進行了跨年發掘。”
2007年9月至2008年12月下旬,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和邯鄲文研所共同組隊對南城遺址進行發掘,共發掘6580平方米,清理了365處遺跡,包括古墓葬116座、205個灰坑等,出土陶、銅、玉器、骨、貝飾、蚌飾等器物675件。而位于遺址北部的82座先商墓地則引發了人們的濃厚興趣,它是河北近年來發現墓葬數量最多、墓地范圍較大、保存最為完整的先商墓地,“先商墓葬群集中出土為河北首次。”
發掘期間省內外專家紛至沓來,對此次發掘給予高度關注。著名考古學家、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南水北調專家組組長張忠培認為:“先商墓葬群的發現很重要,典型器物的出土對這一地區龍山時期如何劃分文化類型非常重要。”國家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前院長李伯謙稱:“南城遺址新發現先商墓地,不僅是繼河南劉莊先商墓群之后又一重要發現,獨具特色的錐足鼎是劉莊墓地所不見的。”據了解,河南鶴壁劉莊遺址因首次發現大批先商時期的墓葬,曾入圍“200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專家將河北南城遺址與河南劉莊遺址相提并論,足見其重要性。
82座先商墓地謎團多
如果將南城遺址比做一個大寶庫,那么李伯謙教授提到的先商墓地無疑是其中最搶眼的明珠。石磊告訴記者,2008年考古隊在南城遺址發掘了不少墓葬,“82座被推斷為先商墓,理由是在隨葬器物中發現了鬲,它是一種古人的食器,是典型的先商器物,這是公認的。”
石磊介紹說,南城遺址的82座先商墓有不少重要發現,“18件鼎形狀像罐,上面戳印著三角紋,迄今在同類遺址中都沒有發現。還有出土的15件鬲,每個形狀都不一樣,我們初步推斷是由于周邊文化在這里交會,造成了這一現象。”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先商墓分布相對集中,排列比較整齊,墓向基本一致,尸骨都是仰身直肢,頭東腳西。“這一特點反映了該地區人在埋葬方式上遵循了一定規律,我們在有的尸骨脖子周圍發現大量貝飾,有棺槨的尸骨臉上還蓋有蚌覆面,河北省文物局謝飛副局長推斷這是海貝,在當時應該是非常奢侈的隨葬品,可見墓主身份不低。”另外,這些先商墓葬群有一定的延續性,從最早的豎穴土坑葬、生土二層臺到熟土二層臺葬可以看出這個墓葬有個演變過程,后來的墓葬已經有了棺槨的雛形。
石磊表示這些先商墓還有大量謎團待解:“譬如這些墓主人為何都是頭朝東,難道是因為他們的祖先來自東方?還有他們使用了什么包裹尸骨?都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河北先人生活水平不高
先商時的河北人生活狀態什么樣?石磊表示從發掘看河北先人的生活水平不太高,“當時人類選擇磁縣南城鄉一帶是有考慮的,當年這里水草豐茂,適宜生物居住繁衍,交通發達,各類文化在這里交會。之所以說人們生活水準不高,是從墓葬判斷的,墓主人年紀在10歲左右到50多歲之間,發掘到70多座墓時,我大概算了一下尸骨中12歲以下的孩子占了1/3,可見當時少兒死亡率不低。”
石磊透露南城遺址現存有12萬平方米,“這次配合南水北調工程進行的發掘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它對研究先商起源和年代劃定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證據。”據了解,下一步河北南城遺址將申報2008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