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考古人員對被稱為“世界第八奇跡”的秦兵馬俑一號坑進行發掘,這是其沉寂20多年后迎來的第三次考古發掘。秦兵馬俑一號坑是一個東西向的長方形坑,長230米、寬62米,坑東西兩端有長廊,南北兩側各有一邊廊,中間為九條東西向過洞,過洞之間以夯土墻間隔,估計一號坑內埋有約6000個真人真馬大小的陶俑。 中新社發 梁萌 攝
中新社西安六月十三日電(記者 冽瑋)記者今天從秦俑博物館獲悉,今天下午四時許,在秦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考古發掘中,考古工作者發現了一個武士俑的臉部和頭部殘存著大面積彩繪。此外,還發現有一些陶片上殘留有彩繪和漆皮。
彩繪兵馬俑屬于彩繪文物的一種,有些兵馬俑在剛出土時仍保留著鮮艷的色彩——黑色的頭發、古銅色的皮膚、褐色的鎧甲、紅色的甲帶等,但出土后一接觸到空氣,在五、六分鐘內外表的色彩很快就被氧化而消失。秦俑博物館考古隊隊長劉占成對此表示,中國和德國專家歷經十九年共同研發的彩繪保護技術,可以有效保護陶俑身上的色彩。也就是邊清理俑體,邊及時為暴露在空氣中的彩繪穿上“保護衣”。
據秦兵馬俑一號坑考古發掘執行領隊許衛紅介紹,此次發現的一個陶俑經過表層土剝離后,臉的半邊還殘存有彩繪,俑身仍在土中。還有第九過洞暴露出來的一些陶片上有局部彩繪和漆皮。目前初步已進行加固、密封,用保鮮膜把它包裹起來,讓它隔絕空氣保濕。陶片在現場進行初步處理以后,有些則取到實驗室進行加固。
她透露,彩繪保護專家在現場進行保護,對秦俑頭噴色彩加固劑,防治漆皮干卷脫落。下一步進入文保實驗室。由于燒制的陶俑頭是和陶俑屬于二次對接,陶俑頭一般可以取下,目前還沒有取。鑒于今天發現半邊臉有漆皮那些顏色,就停止再剝離土。下一步將按照一定的順序逐層逐段的進行清理。
許衛紅表示,從今天發掘的情況看,遺跡、遺物保存情況比預想的好,譬如彩繪漆木環和大面積彩繪等,相信越往下是比上面還要好,尤其是前兩次發掘沒有觸及到的地方。顏色可能還要好一些。她強調,考古發掘是為了研究歷史、揭示秘密,因此發掘工作將不計成本、不計時間。(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