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一年內只能以原價零售,最高折扣不能低于85折。”這是國內圖書出版業三家協會聯合頒布的《圖書公平交易規則》(本報1月9日曾作報道)中的圖書“限折令”。昨日是《規則》正式實施的第十天。記者發現,自頒布以來,“限折令”除了遭到圖書消費者們的口誅筆伐以外,并沒有對書店帶來多少“制約”。
-網上書店:滿眼盡低“八五折”
記者昨日登錄當當網、卓越亞馬遜等大型網上書店看到,“打折”的廣告滿眼都是,其所售圖書的折扣依然很低,大部分低于八五折,部分甚至低至三折。
在當當網上,《小團圓》、《明朝那些事兒》、《杜拉拉升職記》等年度暢銷書的價格都在7折以下。除了大型網上書店外,在淘寶網等綜合購物網站,出售圖書的店鋪也不計其數,很多新書都在8折以下;而且,在這種“個人對個人”的圖書銷售模式下,可以進行“議價”買賣。
據當當網的相關人士介紹,對“限折”規定有諸多的疑問,比如各家書店是統一時間調價還是自行逐步調整、所有品類的新書是否要全部統一折扣、小網站及小書店如何監管等,要等待細則出臺后再進行研究實施。
-民營書店:價格低于國營
記者在武漢圖書大世界看到,在民營書店買新書依然都是8折。
在一家書店,一位顧客問老板:“你這里有沒有《朱镕基答記者問》這本書?”老板說:“有。”顧客又問:“打幾折?”老板說:“8折。”顧客付錢買書走人。
老板告訴記者,民營書店新書的品種沒有新華書店多,但只要弄得到的,都是8折,“要是價格沒有新華書店低,怎么能吸引顧客。”
-國營書店:價格基本不變
作為傳統經營圖書的新華書店等國營書店,新書零售價格跟以前一樣。
在崇文書城,來選書的顧客不少,新書的價格都在85折以上,不少新書是按定價銷售,會員可享受9折。
據崇文書城市場營銷部易經理介紹,《規則》主要是限制網上書店的銷售價格,對實體書店來說可能是個利好,不過據她估計,這對書店銷售額的提升影響不大。
湖北省新華書店集團新華崇文連鎖事業部市場營銷部經理陳經理則說,打折是圖書營銷的常規行為,是市場行為,但有規范總比沒有規范好;不同的書應該有不同的折扣,反對那種為打折而打折的做法,今后更應該在做好服務和開拓營銷模式上下工夫。
《圖書公平交易規則》將何去何從?據有媒體報道,參與該規則的制定人之一、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秘書長黃國榮透露,雖然《規則》自頒布之日起就應該執行,但它畢竟不是法律,主要靠行業自律。未來一段時日,他們將逐步下發相關執行文件,明確權責,并建立一些監督機構,以推動該《規則》的最終實施。
各方聲音
“ 圖書價格應該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武漢大學出版科學系副系主任徐麗芳說,目前的圖書定價機制在很大層面上還是來源于計劃經濟時代,并沒有把出版作為一個等同于其他追逐利潤的行業來看待。在民眾的意識中,已經習慣于圖書價格的低廉。在國外很多出版社制定書價的時候,是根據圖書類型分開定價的,盡量使書價合理,而目前國內只有少數出版社注意到這個問題。圖書價格其實是一個意義深遠的問題,一方面會影響出版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會影響民眾的閱讀熱情,從而影響整個國民素質的提高。過高、過低的書價都會影響整個社會的閱讀風氣。
律師:違反了《反壟斷法》
律師雷剛則表示,按照《價格法》規定,定價政策有政府指導價、市場調節價等規定,但行業協會定價是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和《反壟斷法》,阻礙了網店之間的自由競爭,消費者利益直接受到損失。雷剛認為,只要網店不構成惡意傾銷行為,可以在法律規定的價格范圍之內自定銷售價格。
大學教授:書業市場不成熟的表現
“ 目前圖書打折混亂現象實質上是整個書業市場不成熟的表現。”武漢大學教授吳永貴告訴記者,在很多國家,在嚴格的行業規范下貿然打折是要受到嚴格的行業制裁的。吳永貴說,20世紀上半葉,圖書出版行業也曾出現過價格戰等惡性競爭狀況,有關方面于1936年頒布過類似的行業規定,并得到了大多數商業協會的支持,但隨后抗日戰爭爆發,此事最終不了了之。
網友:超九成抵制圖書限折
圖書限折規定一出臺,就遭到了圖書消費者,特別是習慣了在網上購書的網友們的廣泛抵制。某圖書論壇的網絡調查顯示,連日來,超過九成網友反對這一規定。
這個論壇提供的一份在線調查顯示,參與調查的網友中有92.15%反對網上銷售不低于8.5折的規定,贊同的僅有4%。
有網友說:“現在中國已經是市場經濟了,早已告別計劃經濟,賣書定價行為是企業自己的事。”
還有網友說:“現在有些書動輒標價就將近百元,不但自己不打折,還要求網絡書店抬高折扣,這是變相損害消費者利益。”
“ 如果推行該規定,首先要讓出版社制定的圖書標價能被市場接受,或許首先需要打破其出書和為圖書定價的壟斷地位。”有位叫李清的博友認為,規定出版一年內的新書須按標定實價銷售,從表面上看是在為出版社和書店雙方考慮,但這樣的規定可能首先會讓消費者在購書時卻步——畢竟,現在很多新上市的書,尤其是精裝套書的標價實在高得離譜。按標價而不打折賣書,書店當然能獲得更高的單位利潤,但如果總的銷售額下降,這樣的保護性規定仍將失去實際意義。
記者 胡孫華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