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9久久九九精品无码,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久久免费看少妇高潮V片特黄

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文化新聞
    大眾旅游會激活游記文化嗎? 學者:有旅無游
2010年01月26日 08:56 來源:中國青年報 發表評論  【字體:↑大 ↓小

  大眾旅游會激活游記文化嗎

  民調顯示《岳陽樓記》《滕王閣序》《黃鶴樓》是公眾最欣賞的三大游記

  “春節假期我想和家人一起去三亞過年,享受一下陽光海灘。”北京市上班族劉卓研最近一直在聯系旅行社,沒想到春節游預訂特別火爆,“價格都比平時漲了20%,不少2月14日的團已經訂滿了。再訂不到,我們只能延后出發了。”

  有人說,大眾旅游休閑時代已經到來。但一名民意中國網網友的留言引人深思:“為何大眾旅游越來越火爆,卻再也沒有讓人印象深刻的游記作品出現?”

    在歷史上,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文化傳統,使得游記文學歷代皆有佳作,《徐霞客游記》、《滕王閣序》等,文因景出,景因文傳,都成為千古美談。而今,旅游卻成了“上車睡覺,下車拍照,回來一問,什么也不知道”。

  當下還會出現足以傳世的游記作品嗎?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對2835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1.5%的人表示不看好。其中45.1%的人認為“很難出現”,6.4%的人明確表示不會。僅9.7%的人表示肯定會出現。

  “現在的旅游是‘旅多游少’,甚至是‘有旅無游’”

  清華大學美學教授、文化批評專家肖鷹,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說,我國傳統上沒有旅游產業,著名的詩人李白、杜甫都是偉大的旅游家,他們旅游都是圍繞自己的人生體驗和詩歌等文學創作進行的。旅游是一種人和自然相融合的活動,是人對自然審美的重要形式。而現在的旅游被納入了旅游產業經營活動,旅游業“一條龍”的模式化操作把旅行者規范在了商業產業鏈中。

  肖鷹發現,“現在的旅游是‘旅多游少’,甚至是‘有旅無游’。”旅行社總是把游覽的時間壓縮到最低限度,然后安排大量購物時間和跑點時間。在有限的游覽時間中,導游幾乎完全按照導游手冊把景點變成了機械設定的千篇一律的解說。

  他曾隨一個旅行團去張家界。“本來我是去享受張家界的綺麗風光的,但只要我想在一個地方多待一會兒,導游就會說‘你不跟著我,什么都看不見!’而她讓我們看的就是這塊石頭像豬八戒背媳婦,那塊石頭像孫悟空打妖精,這樣簡單比賦一些流行形象。按照導游的要求,我們做的就是在景點之間匆忙奔波,聽導游千篇一律的‘傳說’,到此一照。”

  本次調查顯示,48.9%的人表示目前的旅行社“游客滿意度普通偏低”。對于旅行社存在的問題,73.1%的人首選“普遍安排游客花大量時間購物”,60.1%的人認為“游客缺乏有效的投訴渠道”,54.7%的人表示“政府監管乏力”,52.3%的人說“導游素質低,難令游客滿意”。

  如今人們旅游多采取什么方式?調查顯示,“個人或家庭自由出行”成為旅游首選,48.2%的人選擇此項;33.0%的人參加過“單位或公司組團游”。選擇“參加旅行社”的只有12.1%。

  “很多人用鏡頭代替了觀看,用數據卡代替了記憶”

  “現在大部分旅游地對景點都存在過度商業開發傾向。”肖鷹說,一種表現就是搞假古董。他曾去過福建武夷山,景區中有個廟,一看就是新開鑿出來的,但導游非要說那是已經修了幾百年的“古廟”。還有一種表現是在自然景點里設置游樂設施。他去過濟南的大明湖,旁邊建了很多摩天輪等兒童游樂設施,“把大明湖的幽靜全破壞了,不倫不類的”。

  肖鷹表示,國人文化需求也在提高,旅游開發不能用老眼光看待今天的旅游消費群體,再這樣下去,愿意出門旅游的人會越來越少,不論對旅游文化的發展還是對旅游開發的經濟訴求其實都是傷害。

  復旦大學旅游系教授顧曉鳴認為,目前的旅游開發使景點失去了“真性情”,旅游者沒有很好的心情去看那些景點,哪里會有傳世的旅游文學?顧曉鳴覺得,人無法巧奪天工,所以才要旅游,要不然都看3D好了,能聞得到花香和牛糞的味道嗎?

  “旅游景點扭曲了旅游者的眼光,旅游者看到的都是對旅游景點千篇一律的誤導和商業誘惑。”顧曉鳴說,很多人旅游只做兩件事,一是拼命拍照,拍完了就去買旅游紀念品。

  公眾會通過什么方式記錄旅游見聞?調查中,86.2%的人首選“拍照”,31.7%的人“寫游記”,31.1%的人“拍DV”。同時,也有7.4%的人表示“不記錄”。

  肖鷹認為,照相機的出現對旅游者來說,未必是好事。很多人用鏡頭代替了觀看,用數據卡代替了記憶,人和景點的聯系也被抽象剝離了。“現在人們旅游往往選擇舒適的方式,這也和旅游的本意相矛盾。”肖鷹說,比如登山,我們只能在辛苦的攀登過程中才能感受到山林的氣息。而今很多人會選擇乘纜車從山腳直接上到山頂,那和看電視沒什么差別,山的氣息和逶迤都被省略了。肖鷹指出:“正是因為交通方便帶來的省略,我們在旅游中獲得的自然感受只是浮光掠影,寫出來的游記當然只能是似是而非、空洞虛華的東西。”

  公眾最喜歡的游記有哪些?

  中國人向來講究“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旅游和文學一向聯系緊密。公眾喜歡的游記有哪些?調查顯示,排在前三位的都是傳統文學作品:52.5%的人首選《岳陽樓記》。《滕王閣序》以52.4%的支持率緊隨其后。42.4%的人選擇《黃鶴樓》。

  接下來還有:《楓橋夜泊》、《徐霞客游記》、《登鸛雀樓》、《早發白帝城》、《沁園春·長沙》、《望岳》等。

  肖鷹覺得柳宗元在《始得西山宴游記》中描寫的“心凝神釋,與萬化冥合”是最佳的旅游狀態。心靈和自然真正地協調、交融,才是旅游的真正歸宿。只有獲得這樣的體驗,才能寫出雋美感人的傳世游記。

  “像《徐霞客游記》、張岱的小品,都是來源于真情實感的精致描寫,讀著都有真切美妙的感受。”肖鷹說,現在的一些游記卻讓人感到虛假,只是炫耀虛假空洞的流俗言說;這樣的游記,不僅不能引人進入自然,反而阻隔了人們對自然景觀的真切體會。

  在顧曉鳴看來,古代很多經典的游記是作者抱負沒有施展時寄情山水而產生的。他最喜歡的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現在,我們的旅游地也需要這份安靜,“就像上海的外灘,如果有一天不開燈,情人們才會抬頭看月亮。”

  “我們希望見到旅游景點沒有被遮蔽的本真的美,這需要旅游管理和策劃者改變思路。”顧曉鳴說,另一方面旅游者也要改變自己,在旅游中忘掉繁忙的工作,激活內心固有的審美能力、美好性情和智慧,“按照本心表達時,就會有很好的作品出來,‘詩’的境界就產生了。”

  記者 王聰聰

    ----- 文化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