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久久久久成人片免费观看蜜芽,精品久久人妻AV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文化新聞
    農民造飛機潛艇被蔡國強收藏 5月辦藝術展(圖)
2010年04月09日 07:58 來源: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 發表評論  【字體:↑大 ↓小
安徽農民李玉明造的潛水艇
安縣農民曹正書和他的土飛機
【點擊查看其它圖片】

  “農民達芬奇”將亮相世博

  四川農民造的飛機被蔡國強變成藝術品

  昨日蔡國強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期待能來成都辦展覽

  在這個以城市為主題的世博會,我希望通過這個展覽討論農民對現代化和城市的貢獻,展示個體的創造力,以及一個個生命的感人故事,我還希望這個展覽能搬到成都來再展一次。

  今年53歲的蔡國強是北京奧林匹克開閉幕式視覺特效藝術總設計師,也是國際當代藝術圈認知度最高的中國藝術家之一,其一手開創的“火藥畫”在世界各地大出風頭,并在各大拍賣行屢屢拍出天價。然而今年他開始將自己國際化的創作思路向草根“轉型”,首次將創作對象鎖定為那些有發明夢想的中國農民。昨日,人在上海的蔡國強在接受本報記者的電話專訪時透露,5月4日他將在上海外灘美術館舉行一場極具中國特色的《蔡國強:農民達芬奇》當代藝術展覽,出自中國普通農民之手的飛碟、潛水艇、飛機,甚至航空母艦等都將出現在展覽中。

  據悉,參展的農民發明家共有9名,其中發明飛機的曹正書和王強來自四川(兩人事跡本報都曾作報道)。

  策展緣起靈感來源于農民發明家

  關于本次展覽的緣由,蔡國強說:“2004年底,我看到安徽農民李玉明制作的霞光一號潛水艇圖片,被有趣的造型所吸引,于是開始和他聯系,在2005年2月就收藏了這個潛水艇。”同年6月,蔡國強擔任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的策展人,藝術家孫原和彭禹向他提出了邀請農民杜文達到威尼斯展出飛碟的想法,蔡國強感到大為興奮。他說:“這個展覽,應該說與當年的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有某種聯系。通過多年來持續收藏的農民創造物,我一直在等待一個機會,能夠做一個完整的呈現。”

  2010年,上海外灘美術館重新建置邀請蔡國強做開館展。他告訴記者:“把展覽放在上海世博會期間,對我來說是個很理想的機會,因為會有很多外國人來看這個展覽,他們可以看到中國農民個體生命的閃光點。”

  盛贊川人曹正書和王強的發明很棒

  達·芬奇是文藝復興時期最重量級的畫家,他還有一個身份是發明家,他一生中發明了計算器、飛行機械、降落傘、機關槍、手榴彈等千奇百怪的東西,這位有驚人創造力的藝術巨匠讓蔡國強在電光火石之間為展覽想到了《農民達芬奇》這個名字,他說:

  “中國的農民也是有驚人創造力的。”《農民達芬奇》的展覽時間將會持續3個月,其中共展出9位農民的60件發明作品,安徽人陶相禮發明的航空母艦;安徽人杜文達發明的飛碟;湖北人李玉明發明的潛水艇;廣東人熊天華發明的飛機;浙江人徐斌發明的自轉旋翼機;江西人吳書仔發明的直升機;北京通州人吳玉祿發明的機器人等,值得一提的是來自四川的曹正書和王強,他們都是安縣人,而且都是發明飛機的。

  提起曹正書和王強,電話那邊的蔡國強語氣中透著興奮,“這兩個農民的發明都很棒!你們四川人太優秀了,不光很智慧,而且膽子也很大。70歲的曹正書很有意思,他是參展農民發明家中歲數最大的,也是最有激情的,他的夢想是自己造的飛機能飛過油菜花的高度。我去他家拜訪他的時候,想出錢把他的發明給買下來,但是他的老婆卻不干,她說這個老家伙會把賣飛機的錢拿去買更好的發動機,如果飛機真的上天了,那就肯定有生命危險。”

  蔡國強說:“我只去過兩次四川,一次是我以前做《收租院》的時候,還有一次就是今年我來四川拜訪曹正書和王強,四川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期待《農民達芬奇》在上海的展覽結束后能來成都展覽。”

  據了解,今年從3月4日開始的10天時間里,蔡國強為這次展覽開始正式尋訪各地的農民發明家,他從北京出發,行經江蘇、安徽、四川、湖北、廣東、福建、浙江、江西八個省,幾乎每天換一個城市,行程將近9000公里,繞了半個中國,最終鎖定了曹正書和王強等9人參展。

  提前揭秘機器人生產空間可以互動

  昨日,蔡國強還向記者提前揭秘了《農民達芬奇》現場展覽的盛況。觀眾在5月4日這一天走進外灘美術館的廊廳就會看到一架小飛機的殘骸,由天花板垂吊下來,墻上投射著2007年在試驗飛行中失事身亡的飛機制作者山東農民譚成年的文字介紹和圖像。兩邊的燈箱上,用中英文字記載著譚成年的籍貫及出事時間。這個裝置像是山東農民冒險家們的紀念碑,也提醒人們,這是一個發生在真實世界的故事。

  在二樓前廳的墻上,蔡國強把所知的農民創造者的名字、出生地,及其創造物的分類用水墨一一書寫;在展廳內,五十多只風箏,在風扇吹拂中,于空中輕輕飄揚,每只風箏上的投影都講述一個農民發明家的故事。吳玉祿夫婦、兩個兒子和兒媳,把三樓改造成一個機器人的生產空間,觀眾可以直接與他們交流,他們也可向民眾表演他們的機器人。在四樓空間里,懸浮著五艘湖北李玉明制造的潛水艇,空中懸掛了四架其他農民創造的飛機和直升機,小鳥在空中飛翔鳴叫,地面種著草、開著鮮花,向上看去的玻璃天頂外,幾只小飛碟與天空連成一片,意在創造一種富有詩意的童話般的精神空間。 記者楊帆

    ----- 文化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