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層祭壇屬于首次發現
另外一項主要工作是對此次考古中發現的祭壇的研究。目前已經進行了局部解剖,在祭壇中心下部發現有用于祭祀的動物坑,里面埋藏著一只小動物。由此也進一步確定了其確屬祭壇的性質,極有可能與社祭有關。與會專家在座談會上發言,認為這在考古發掘中屬于首次發現,有非常重要的價值。根據解剖面看,祭壇有9層,可能蘊涵著九重天的意思,屈原在《天問》中提出的“圓則九重,誰營度之”的說法,此祭壇可以說是一個證明,也可以看做是西周時期的天體模型。再就是,像這樣的祭壇只能是西周時期王的特權,而在這個西周城址中發現這樣的東西,也為研究城的主人提供了重要線索。
會后,記者采訪了李學勤教授,他認為,以前只知道齊國、齊文化,但齊國的具體資料和文物并不多,材料很零碎。這次發現了很多有價值的文物,尤其是帶銘文的青銅器,對于中國的歷史、文化有深刻影響,無疑是重大考古發現。
李學勤教授告訴記者,并不是說我們發現了一座大墓,出土了很多金銀珠寶,就算重大考古發現了。而是發現了能改變歷史或對一個時期的歷史面貌有新的認識的考古,才是重大考古發現。這次考古不只是對研究山東的歷史有幫助,對中國的歷史研究也有很大意義。但看目前的情況,出土的城址面積比較小,而且其中只有墓葬,沒有發現生活區,所以應該不是齊國都城,也不是齊國國君的墓葬。70多個字的銘文中有很多字是初次發現,銘文中提到的“齊公”應該就是姜太公。這些文字中記載的內容與齊國是什么關系,其中的深層含義恐怕一時難以形成一致意見。
省文化廳副廳長、文物局局長謝治秀說,目前文物部門已向省委、省政府和國家文物局遞交了報告,根據考古現場情況,并征求了專家的意見,建議膠東南水北調工程繞避開城址,進行整體原樣保護。但因為南水北調工程是國家工程,所以還需要國務院審批。將來如果條件許可,建議當地政府建設遺址公園,進行更為妥善的保護。(記者 趙曉林 本組圖片均由崔健 攝)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