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輝攜第四部導演作品歸來 后期制作,他夜夜到深圳灣散心
張家輝上一次站到監視器后,還是2018年的《低壓槽:欲望之城》。一晃七年,他帶著第四部導演作品《贖夢》歸來。8月23日,《贖夢》即將正式公映。日前,張家輝攜該片來到深圳路演,記者對他進行了專訪。
出道以來,“演員張家輝”早已把各大影展的表演獎拿了個遍;“導演張家輝”卻始終低調,《盂蘭神功》《陀地驅魔人》《低壓槽》三部前作讓他一度自嘲“還是回去演戲算了”。直到《贖夢》粗剪完成,內部試映有人中途捂眼,有人映后沉默十分鐘,他才確信:“這次,終于對了。”
故事從現實發芽
2021年,兩條看似無關的社會新聞引起了張家輝的注意:一宗銀行劫案的主犯潛逃十年,因夜夜噩夢最終投案自首;另一組報道則聚焦家暴受害者成年后的心理崩潰。他把兩件事揉在一起,拉著編劇團隊六易其稿,最終給影片定下“精神驚悚外殼,因果報應內核”的基調。
原名《Dream of Conscious》的劇本由此誕生。影片采用“現實+夢境”雙線敘事:銀行劫案、連環殺手、家暴幸存者三條視角交錯,所有罪與罰都在夢里顯影。
劇本里的夢境被搬進現實
從2014年《盂蘭神功》初試驚悚,到2016年《陀地驅魔人》拿下香港票房周冠,再到2018年《低壓槽》挑戰賽博動作風,張家輝的導演之路并不平坦,卻越戰越勇。
這一次,他不僅掌鏡,還兼任男主角——一名因劫案而嚴重失眠的逃犯。為了呈現憔悴,他連續五天每天只睡兩小時,結果心律不齊,被醫生當場“停工”。鏡頭外,他手持監視器坐鎮剪輯車,每晚收工后獨自到深圳灣散步,“剪到崩潰就吹海風”。
劇本里的夢境,被演員搬進了現實。劉俊謙飾演的冷血殺手,在夢里被受害者集體“討債”。劇中水下戲份選在香港長洲島海堤實景拍攝,水溫只有8℃,劉俊謙反復下潛,嘴唇凍得發紫;喬克拉則需在臺風夜吊威亞“裝風”,鼓風機開到最大,人被吹得橫在半空。張家輝感嘆:“演員是在用命換鏡頭。”
深圳的剪輯室是避風港
據介紹,影片剪輯等后期全程在深圳完成。“我喜歡這里,近幾年常來拍戲,一待就是兩三個月。”在張家輝眼里,深圳“煥然一新”——城市新,吃的、玩的、休閑都多,生活也舒服。路演期間,他特地加開兩場深圳超前點映,“想聽聽內地觀眾怎么聊因果”。
從家暴到噩夢,影片最終只想傳遞最樸素的一句話:“請大家不要干壞事。”張家輝總結道:“成年人犯的錯,不該讓孩子用一生去買單。”
電影落幕,字幕緩緩亮起:愿你噩夢醒來,記得善良。這大概是張家輝最想送給觀眾的話。
(深圳特區報記者 劉莎莎)

大灣區精選:
- 2025年08月27日 11:38:58
- 2025年08月26日 20:46:01
- 2025年08月26日 16:15:54
- 2025年08月26日 15:31:29
- 2025年08月26日 11:59:06
- 2025年08月26日 11:58:24
- 2025年08月26日 11:53:07
- 2025年08月26日 11:29:38
- 2025年08月26日 11:28:58
- 2025年08月26日 11: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