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靶向施策補短板 就業服務“不斷線”

分享到:
分享到:

靶向施策補短板 就業服務“不斷線”

2025年08月10日 08:46 來源:中國青年報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多所高校開啟就業幫扶“全程陪跑”模式

  靶向施策補短板 就業服務“不斷線”

  夏夜,云南省玉溪市紅塔區青花街的一塊LED大屏前,一群年輕人正圍在一起熱火朝天地觀看球賽,其中有不少人是玉溪師范學院的校友。

  青花街與玉溪師范學院相隔不遠,2020年10月開街后吸引了很多年輕人,被認定為云南省級創業街區,越來越多創新創業項目在這里孵化。畢業于玉溪師范學院美術學院的王子強也在這里成功創立了“瓦貓大人”品牌。

  玉溪師范學院聯合玉溪市人社部門,在這條街構建了離校未就業畢業生的就業創業服務聚合體,聚焦崗位對接、創業孵化、技能培訓等。

  現在,青花街成為玉溪師范學院畢業生的創業“根據地”,街上還專門開辟了“職享咖啡角”供大家交換就業信息。

  這里不僅白天人來人往,晚上同樣熱鬧。“我們利用‘夜經濟’的特點,設立夜間招聘專區,組織互動活動,提供政策咨詢和職業規劃指導,更高效地為畢業生提供就業服務。”玉溪師范學院學生處副處長沈麗萍說。

  大學生就業一直受到全社會的高度關注。7月,隨著畢業生紛紛離校,高校未就業畢業生去向問題更是受到廣泛關注。

  不久前教育部召開高校畢業生離校后促就業工作座談會,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懷進鵬強調各地教育部門和各高校要聚焦突出問題,堅持效果導向,真正做到服務“不斷線”,即政策落實“不斷線”、崗位資源開發“不斷線”、跟蹤幫扶援助“不斷線”、就業數據審核“不斷線”。

  玉溪師范學院這種“離校不離心”的服務模式,正是全國高校落實就業服務“不斷線”要求的縮影,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還有不少地方、多所高校,根據自身特點,探索就業幫扶“全程陪跑”的有效做法。

  精準“畫像”:一個都不能少

  “困難畢業生在就業市場面臨多方面問題。”江西科技學院招生就業處處長吳麗娟說,“所以,我們對學校2025屆困難畢業生實施精準畫像,進行分類指導。”她介紹,學校對照困難畢業生名單進行逐一排查,同時依托二級學院院長、就業干事、輔導員深入學生群體摸排,建立詳細的就業幫扶臺賬,做到一人一檔、一人一策。

  精準,成了不少高校解決離校未就業畢業生的共同選擇。比如,新疆石河子職業技術學院要求幫扶教師對每一個學生開展技能培訓、職業測評、心理疏導,推薦至少3個適配崗位,建立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崗位分享群,借助“工學云”平臺將崗位信息精準推送至未就業畢業生,持續開展就業幫扶。浙江師范大學則建立了困難畢業生動態幫扶機制,動態更新“紅”“橙”“黃”三級幫扶清單,實行幫扶情況周匯報制度。

  北京科技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劉曉杰介紹,學校要求每個學院配備一名專門負責學生就業工作的老師,其職責涵蓋學生就業推薦、就業市場建設、就業指導課程授課及解答學生困惑,確保學生在學院層面能及時解決就業相關問題。另外,本科生從入校起就配備了導師,導師在學生專業發展、個人成長及生涯發展方面提供全程指導。“一名導師一般最多帶不超過3名新生,以保證指導的精細度。”劉曉杰說。

  針對有特殊情況的畢業生,不少高校也出臺了更有針對性的政策。比如,黑龍江工商學院針對脫貧、殘疾等困難群體,建立“一人一檔”,實施“一對一”結對幫扶,落實“3次政策輔導+3次崗位推薦+3次談心談話”的“333”陪伴式服務模式,全程護航,托底安置。學校還自籌資金4.86萬元,為93名困難學子發放求職補貼,將物質幫助與精神關懷相結合,把溫暖送到學生心坎上。

  “靶向治療”:把短板補起來

  精準識別只是開始,如何在“畫像”過程中,找到畢業生的就業困難才是關鍵。

  “學校給還沒有就業的學生辦了就業扶持班,有些本科生的表達和語言組織能力較弱,老師會對學生提供具體的幫助和訓練,時間雖然不長但是很具體,也能直擊要害。”貴州大學煙草學院的畢業生余宸南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對于就業困難大學生來說,如何把他們的短板補起來,才是增強職場競爭力的根本做法。

  針對這種情況,不少學校提供了“靶向治療”方案。

  江西科技學院發揮校友資源開設了“校友圓桌派”,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的方式收集學生的訴求,然后邀請校友開展各類講座,比如AI應用、禮儀培訓、面試技巧、視頻制作、營銷技巧等,每月一場。

  “我們工作室堅持職業能力的提升和職業發展相結合,開設了一個公眾號、一個云課堂、一個工作坊、一個集訓營、一個加油站、一個咨詢團和一個直播間。”浙江師范大學“七彩人生職業發展工作室”負責人祝偉華說。其中,公眾號和云課堂解決的是普遍性的問題,加油站、咨詢團和直播間則解決個體性問題,工作坊和集訓營則主打實用性,從如何撰寫自我介紹到面試禮儀,“都是對學生非常有用的內容”。

  張新婷是黑龍江工商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2021級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學生,家中經濟拮據。初入大學時,張新婷性格內向,不善言辭,再加上初到新城市的不適應讓她感到迷茫,對未來的職業發展也沒有形成清晰的方向。

  輔導員老師為她安排了心理輔導課程,幫助她緩解焦慮情緒,并著力幫助她提升專業能力,引導她加入了學院的設計工作室,讓她在真實的項目中鍛煉設計能力和團隊協作意識。張新婷在面試時容易緊張,教師便陪她模擬面試場景,反復練習。現在,張新婷已經成功通過了省內一家文創企業的面試。

  入職當天,張新婷在朋友圈留下感言:“感謝一路走來所有給予我幫助的人,尤其是老師的幫助,讓我相信我也可以擁有更好的未來。”

  開拓思路:基層舞臺更廣闊

  學生的就業觀念也有一個逐漸成熟的過程,需要教師的引導。

  潘德忠是石河子大學機械電氣工程學院2021級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畢業生,在今年畢業離校前仍未落實畢業去向。其實,潘德忠在求職過程中一直非常積極,投遞了不少份簡歷卻沒有成功,他感到十分氣餒。

  輔導員結合專業特點,與潘德忠分析了在新疆工作的優勢,分享了校友留疆留基層的案例,引導潘德忠轉變就業觀念并調整就業預期,為他制訂一對一就業幫扶策略,幫助他量身定制了求職簡歷、與相關企業對接。最終,潘德忠與新疆的一家企業達成就業意向。目前,他已經進入這家企業實習。

  基層的土壤里藏著最鮮活的民生百態,真正的工作能力,從來都是在實踐中打磨出來的。

  為吸引更多畢業生到基層就業,教育部開展了“高校畢業生基層就業卓越獎學(教)金”推薦和獲獎人物事跡宣傳,引導高校畢業生樹立正確擇業觀、就業觀,指導各地設立地方性項目吸納更多畢業生。甘肅采取省級財政適當補貼、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方式,支持1萬名未就業普通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單位就業,按照每人每月1500元的標準,給予項目人員生活補貼,補貼期限3年。河南采取省級統一招考、縣級統籌、鄉鎮管理、村級使用的模式,招用5000名鄉村振興村級協理員,每人每月工資3500元,省財政給予待遇保障,服務期限2年。內蒙古實施的社區民生志愿服務計劃招募5000人,擴大“三支一扶”招募規模至3000人,“西部計劃”新招募1000人以上。

  “做好就業工作沒有捷徑,關鍵在于抓落實。”懷進鵬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樊未晨 實習生 楊展儀 康璐瑤 來源:中國青年報

【編輯:惠小東】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