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見底”密集出現
謹防樓市調控“被見底”
作為本輪調控最受期待的“利器”,房地產稅遲遲難“落地”在上周末也再度成為市場炒作熱點。媒體報道稱上海、重慶上報國務院的房地產稅政策暫未獲批,這一消息被解讀為“樓市調控或將松動”。除了房地產稅,在上周末同樣被當成“樓市調控見底”依據的還有央企頻頻拿地,媒體報道稱這是因為國資委授意地產央企下半年加速擴張。
“樓市調控見底” 消息為何此時密集出現?“在調控進入敏感期的時候傳出這樣的消息,不排除開發商炒作的嫌疑,房地產稅最終什么時間出臺要看樓市調控狀況。” 在中央財經大學稅務學院副院長劉桓看來,房地產稅的出臺只是時間早晚問題,現在炒作房地產稅“玩完”,不排除是利益集團在作祟。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尚希也表示,“房地產稅獲批與否的討論非常‘無厘頭’,稅收政策的出臺是一個嚴謹的過程,房地產稅出臺同樣需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狀況,需要做好房源調查、房屋評估等各項準備工作”。
“如果真是開發商利用調控‘中場休息’階段炒作,他們的目的就是為了給三季度大規模推盤做準備。”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也認為,調控已經影響了許多開發商的銷售進度,原定于6、7月開盤的項目也紛紛“看看市場再說”,如果購房者持續觀望,那么開發商依仗著沖擊全年銷售業績的“金九銀十”也就沒什么希望了。“不排除是某些開發商為了避免這一情況出現,在大規模推盤和傳統銷售旺季來臨前,炒作政策見底,促使購房者出手。”
而對“房地產稅暫不開征表明樓市調控見底”的說法,劉桓并不贊同。在他看來,樓市調控是一個動態過程,政策打壓的是房地產市場暴漲局面,以便讓整個市場維持穩中有升的狀態。“在緊密調控政策下,房價暴漲局面已經被遏制。在這種情況下,房地產稅作為‘最嚴厲調控手段’,其出臺時間可以暫緩,但暫緩開征并不表示不開征。如果樓市再次出現爆炒局面,房地產稅可以隨時開征。”
“調控終止論”有待商榷
不排除開發商借機炒作
在很多專家看來,調控政策的目標從來就不是讓房價下降,不能以此來衡量宏觀調控是否成功。不過在他們看來,這一輪調控從政策出臺到細節完善,至今才3個月時間,處于剛剛起步階段。
“我不認為房地產調控已經出現什么提前終止的跡象。雖然從上半年的情況看,中國經濟的確出現增速放緩的跡象,但即便是經濟要二次探底,房地產調控政策也不會出現較大變化。政府完全可以以拉動內需、提高出口比例等辦法渡過難關。因此所謂的‘政策監管房地產過嚴、經濟增長將放緩’的說法有待商榷。很可能是開發商借機炒作的‘障眼法’。”對此,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宋國青昨日也公開表示,信貸目前仍處于嚴格控制時期,未來一段時間不會出現信貸管控放松的情況,增速會一直保持平穩。
在溫先生看來,即便是中國經濟形勢發生變化,此次樓市調控的確到了進退兩難的境地;即便其他各城市調控都發生松動,作為政治中心的北京也難以松動。
“北京一松動,樓市調控就徹底宣告失敗了”,溫先生認為。
張大偉認為,“泡沫的一個特征,就是大家都覺得房價不會跌只會漲。這次調控如果現在就停止,那么就會這樣”。
他認為,現在反而是宏觀調控政策需要持續的時候,因為目前商品房市場并沒有實際調整,也就是說宏觀調控基本還沒有出現明顯的效果。現在說終止還為時過早。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對于已出臺的政策應堅定執行,不能松動,避免市場搖擺。
一位購房者表示,“目前的輿論使人覺得政府對樓市的調控是為了保護國家經濟,但很明顯國家已表態會堅持樓市調控不會半途而廢,打擊炒房行為”。
此外,據新華社調查顯示,本輪樓市調控以來,有相當規模的資金開始流向二、三線城市的樓市,這將成為未來房價上漲的重要推手。因此,盡管二線城市房價仍未到“發燒”地步,但不能忽視投資投機需求增加、房價上漲較快等問題。二線城市對樓市調控不能置身事外。
房地產專家馬光遠指出,當前,應傳遞一個明確的信號,樓市調控是長期政策,各地要切實落實好中央調控措施,預防和遏制樓市泡沫產生或增大。(記者 王營 崔呂萍 齊琳 實習記者 丁開艷)
參與互動(0) |
【編輯:林偉】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