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棟建成僅10年的樓房就出現墻體龜裂、陽臺下沉等問題,這不禁讓豐臺區五愛屯西街11號樓的居民開始懷疑,自家樓房的質量是不是有問題。住在5層的李大爺家問題最為嚴重,他將此事反映給北京市非緊急救助服務中心12345尋求幫助。
墻體變形開不了窗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李大爺家。李大爺住在頂層,位于整棟樓房的最北側,陽臺朝東。站在陽臺里看不出有什么異樣,但這里其實暗藏危機。陽臺北面的一扇原本可推拉的窗戶現在已經嵌在卡槽里紋絲不動。李大爺兩年前因為開關窗戶不順暢,就曾找人把卡槽的深度擴大了一些。但是兩年中,陽臺上半部分一直緩慢地向下沉,終于變成現在這樣,即使想把窗戶卸下來也不可能了。
站在樓下,可以清楚地看到李大爺家的外墻被裂縫包圍。這條裂縫離房頂不到半米遠,從李大爺家東面的陽臺直到西面的臥室,裂縫繞了足有半圈,大約十幾米長。樓房西側頂層的外墻也有裂縫,而且墻皮似乎因為被雨水浸泡,已經嚴重變形。
墻面瓷磚紛紛開裂
“這房子的質量不是一般的差。”李大爺感慨地說。從2001年新房入住,房間的墻壁就出現了縫隙。等裝修完畢后沒多久,瓷磚也開始一排排地裂開。“這房間在緩慢地下沉,地板已經不平整了,所以瓷磚會裂,陽臺的窗戶會打不開。”
家住2層的劉女士也很擔心這個問題,她是整個單元里唯一沒有封陽臺的住戶。“我家有兩個還沒上學的小孩,天天在陽臺跑來跑去。這要是哪天樓上的陽臺塌了,哪怕是掉下來幾塊墻皮什么的,砸了孩子,這責任誰負啊。”
集資建房留下后遺癥
據居民介紹,該房是原北京市機械設備廠和平谷一家建筑公司合伙向單位職工集資建成的房子,僅此一棟。建成后大部分房屋都以較優惠的價格賣給了設備廠的職工。“外面的人買是2000多元1平方米,我們當時都是1485元。”房子建成兩年后,廠子倒閉了,這棟樓房的管理就變得混亂起來。10年過去了,房主們至今沒拿到房產證。
李大爺為陽臺下沉一事向物業反映了很多年,一撥又一撥的人來家里拍照、記錄,但問題一直沒有解決。劉女士為了房產證同樣爭取了很多年,仍沒有得到回復。
據悉,五愛屯西街11號樓作為原破產企業集資蓋房后的遺留品,存在諸多問題。負責該樓物業管理的孟女士也搞不清楚詳細情況:“我們物業屬于北京市房地集團下屬的房修一公司,大約從2007年開始接管這里。居民們反映的問題我們已經上報過了,但是由于找不到原先的建筑公司,這問題很難得到解決。據說那家設備廠沒有倒閉時,曾經出了一套解決方案,但一直沒落實。拖到現在就更不好辦了。”
本報記者 黃敬文
![]() |
【編輯:位宇祥】 |
![]() |
相關新聞: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