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樓市迎來第二輪調控滿月的關口,中央再度發出樓市調控不動搖的聲音。不過,記者調查發現,相對于部分新盤的降價換量,二手房價依然堅挺,買賣雙方進入互不妥協的僵持期。
業主 95萬元一分不能少
陳先生在明天第一城有套45平方米的小房,剛以95萬元的價格在中介門店掛出,就遇到了9·29新政。前兩天,終于有人相中了房子,想以90萬元的價格買下,他卻以“一分不降”為由,直接回絕了對方。“我也知道說不定過幾天價格就會跌,但是現在低價賣了,也沒有更好的投資渠道,還是先挺著。”陳先生一直堅信,房價一定會漲回來。
抱有“撐著”信念的業主,不止陳先生一人。“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的統計數據顯示,十月以來,雖然全市二手房市場新增房源量環比9月減少了約6%,但新增掛牌均價卻沒有明顯變化,仍然接近每平方米21000元。房源價高量低的現象正在市場中逐步形成。
買家 均價2萬元最合適
購房人同樣一點兒也不讓步。市民劉女士前天看了一套富力城的三居室,戶型、裝修之類的都滿意,可房主38000元的報價讓她難以接受。“我的心理上限也就每平方米32000元,對方不肯讓步,我就觀望觀望。”搜房網二手房對400名看房團成員的問卷調查顯示,超過93%的購房人認為20000元是最能接受的房價,當均價超過30000元后,基本沒人愿意出手。
專家 僵持博弈更利于買方
對于買賣雙方的價格僵持現象,鏈家地產首席分析師張月表示,很多二手房業主在經歷了第一次調控后從價量齊跌到回彈上漲的市場變化后,對于二次調控并不太敏感,更多是等待市場對于政策的進一步消化。“調控嚴格限定了購房套數,現在購買多套房成本大增。特別是全面加息后,出售后再購買利率要上調到1.1倍,而持有房產的利率普遍執行的都是7折優惠,業主當前的持有壓力遠遠小于出售后再購買。因此,業主出售態度謹慎。”
“不過,在四季度樓市調控政策不會松動的背景下,這輪買賣雙方的博弈,還是更有利于購房人。”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綜合研究部部長楊紅旭告訴記者,目前房地產稅等“核武器”級調控措施尚未出臺,“如果四季度房價出現下跌,則年內不一定推出類似房地產稅的措施,如果市場情況仍呈上升趨勢,‘核武器’年內落下也不是不可能的。” 趙瑩瑩
![]() |
【編輯:位宇祥】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