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和地方救市的政策陸續出臺,對于各地房地產開發商救市的“吶喊”終于給出了一個有說服力的答復。但是,各地的市場對于救市政策并不十分敏感,房價未能有所起色,樓市回暖也綿綿無期。社會各界對救市政策更是評價不一,一些人極其反對政府救市的行為。如此可見,在市場進入一個敏感時期,政策對于市場的影響仍需市場行為配合方能見效。
在救市上中央與地方各有不同
從地方政府對樓市的“鼓勵”到中央對于地方政府救市的“默許”,各地救市的聲勢越來越大,并且越來越有力度。但是,在救市問題上,中央與地方政府盡管都積極出手,可在目的上卻有一些微妙的不同。中央救市的目的是為了迎合目前的國際形勢,通過刺激房地產消費,拉動內需,盡量的保持宏觀經濟的穩定發展,而并非是刺激房價的上漲。可以很明確的說,中央救市是救市不救價。所以,說政府救樓市就是救中國經濟,并不為過。地方政府則有些不同,其動機較為復雜。一方面,刺激房地產消費,從而拉動當地財政收入,推高當地GDP指數;另一方面,則為了緩解當地房地產市場的銷售寒冬,從而刺激土地的拍賣,增加地方政府收入。因此,地方政府的救市政策細則對于開發商的保護和支持明顯較多,從短期看,可以說是緩解了房地產市場的慘淡,但長期來看,依然會對市場有所不利,為以后的發展埋下隱患。
久病緩治救市不可過急
俗話說:“病來如山倒,病走如抽絲”。房地產市場在經歷了十年的快速發展時期,在取得了顯著成績的同時,也的確給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埋下了一些隱患。房地產業本身就是一個資金占用比例大、運營周期長的一個行業,若想理順房地產行業長期遺留下來的問題,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應做好長期的準備,并且適時的進行讓利。盡可能的壓低政府對地價和房價給財政帶來的收入。
在目前,中國經濟遭遇前所未有的壓力,中國房地產行業的慘淡依然會在一個時期內保持現狀。中央和地方政府應解決好長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協調,做到保持國家經濟的穩定發展和地方財政收入的穩定,以及房地產行業的健康、可持續性發展,不可目光短淺,以本位思想出發,過激的進行救市。 (賈臥龍)
![]()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