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調結構的預期走高,地產業最風光的日子似乎就要過去了。日前,據接近監管層的業內人士透露,監管層已向部分商業銀行發出警惕房地產泡沫的信號,希望銀行理性經營、嚴格審核項目,調整信貸結構將是銀行下一步工作重心。他表示,受此影響,地產信貸規模會有一定程度的壓縮式“微調”。該人士表示,此舉主要是受通脹預期走高影響,對于存量項目影響不大,但是新增的開發性貸款將會減少。
據中國人民銀行最新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新增房地產開發貸款比去年同期飆升121%至4039億元。同期,新增購房貸款增逾一倍至4793億元。
目前在3萬億左右的銀行貸款余額中,上海房地產貸款已經突破7000億,占比高達23%,其中個人住房貸款占比高達房地產貸款的六成。對此,上海市銀監局局長閻慶民指出,境外資金的涌入,成為了推高上海房價的原因之一。
“房地產貸款占比高,意味著必須要關注經濟周期問題,因為一旦經濟向下走,銀行就會存在信用風險,資產質量就容易出問題。”閻慶民強調,目前銀行體系必須高度關注房地產貸款帶來的信用風險。
除上海外,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廣東房地產開發貸款呈現爆發式增長。三季度后兩個月全省人民幣房地產開發貸款分別增加84億元和93億元,占前三季度增加額224億元的79%。
對此,農業銀行高級經濟學家何志成表示,今年過度集中在房地產行業借以拉動經濟增長,明年肯定會被調整。有跡象表明,銀行正在進行新一輪信貸調整,開發性貸款將會減少。
不過,業內人士指出,各銀行在實施過程中松緊未必一致,而銀監會也很少對面向房地產開發商的貸款進行專項檢查。雖然開發商囤地現象時有發生,但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銀監會不會收縮地產行業的貸款。除非某地爆發批量違規事件,銀監會不會收緊對開發商的貸款。
興業銀行人士則表示,目前對于開發性貸款而言,監控是一方面,另外就是按項目進度貸款,不會一次性貸完。
日前,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在銀行業第四季度形勢簡要分析會議上提到了房地產開發商貸款存在的風險。分析人士認為,這主要是由于部分開發商出于投機目的而過度借款,并高價買進土地,從而進一步推高了地產價格。
此前,因憂慮房地產商的過度貸款或將導致拖欠上升,銀監會計劃評估部分房地產開發商的債務水平,對象包括以天價買進土地的房地產開發商及進軍房地產業的大型國企。對此,相關人士表示,目前還沒有得到確切消息,但是銀行上層表示已經進行了自查。
交通銀行總行人士表示,此舉有助于降低以天價買進土地的房地產開發商以及那些進軍房地產業的大型國企的杠桿比例,其中,主要針對那些主營非房地產的國有企業。
不過,也有人士認為,在以住房為代表的需求拉動經濟情況下,收緊對地產的“輸血”,或許會影響市場持續繁榮。中金公司房地產分析師白宏偉就曾表示,目前主要是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存在泡沫,其中高端房地產市場的泡沫更加明顯。銀行在當中起了很大作用,若沒有這些杠桿,房地產市場基本上就沒有活力。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