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樓市最熱的話題莫過于上周五出臺的“認房又認貸”的二套房認定新標準,不過,記者昨日詢問廈門多家銀行獲悉,雖然新標準已出臺數日,但各行還在等總行的正式通知,目前暫時只“認貸”。
目前暫時只“認貸”
“認房又認貸”作為“新國十條”的配套政策,對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中第二套住房認定標準進行規范,明確各地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中居民家庭住房套數,應依據擬購房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成員名下實際擁有的成套住房數量進行認定,執行認房又認貸的嚴厲政策。這意味著被認定為二套或二套以上房,將不得不付出比首套房更高的首付和更多利息成本。
昨天,廈門建行、農行、中行、招行、光大等銀行人士表示,還沒接到總行通知,對于是否屬于二套房,還暫時按“認貸”標準來處理,即曾利用過房貸的,再買房就算二套房。
也有銀行人士稱,雖然總行下文還需數天,但已在“認貸”基礎上審慎操作,對申請房貸者的已有房屋數量進行調查審核。
“出臺統一的新標準是件好事,執行也是遲早的事。”某股份制銀行人士表示:“新國十條”后,由于“二套房貸”等界定不明確,有些銀行執行“認房又認貸”政策,有些則“認貸不認房”,個別銀行還會視客戶的情況而有所松動。但這次出臺的細則統一了認定標準,意味著各行不能再有自己的執行標準,并且要嚴格執行。
“異地查詢”尚有漏洞
“即使執行新標準,操作上也還存在部分難點。”一國有銀行人士告訴記者:由于目前個人征信系統已實現全國聯網,因此購房者此前是否利用過房貸,上網一查便知。而“認房”就比較困難了,目前房屋登記信息系統還沒全國聯網,如果借款人曾在異地以一次性付款的形式購房,沒有貸款記錄,銀行就很難發現。
此外要是“認房”的話,對于家庭中未成年子女名下的房產也比較難查。如果未成年子女和父母戶口不在一處,而該家庭的第一套房產又登記在子女名下,那該家庭實際擁有房屋數量也很難確認。
不過,銀行人士認為,二套房新標準的出臺,表明了中央的調控措施繼續加強,并不像傳言說的放松了。雖然新標準在執行上存在難點,但標準的明確,對炒房者來說,同樣是加大了難度。
比如外地人購房,雖然他在外地的房屋信息難查詢,但貸款信息一查便知,炒房者不可能在異地都用一次性付款形式購房;未成年子女房產也是如此,以未成年人的名義是申請不到貸款的,炒房者除非有雄厚的資金,給子女買的房子都是現金付款,否則也難以這一形式購買多套而逃離二套房新標準。記者 鐘榕華
![]() |
【編輯:位宇祥】 |
![]() |
相關新聞: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