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這種大起大落的現象,不是一個社會穩定增長所應該有的,而是資金驅動型的表現。”著名經濟學家郎咸平昨日在廣州錄制《財經郎眼》之余對羊城晚報記者表示:“資金驅動型造成了五六月份的分界點。”
樓市波動產生隱患
對于目前市場關于通脹的預期越來越高,郎咸平分析指出:“通脹通常發生在貨幣發行的兩三個季度之后,但這也不一定。比如說,今天突然增發100萬貨幣,那么大概到兩三個季度之后,才有可能重啟。”
郎咸平表示,大量避險資金會進入樓市,造成樓價的大幅波動,比如說6月份之前,廣東地區價量齊漲,最近這一個月內,情況就不一樣了,尤其是7月份第二周,上海地區出現與廣東類似的價量齊跌的現象,銷售量跌了21%,銷售價格跌了9%。對于這種大起大落的現象,他表示擔心,“這不是一個社會穩定增長所應該有的,而是資金驅動型的表現。資金驅動型造成了五六月份的分界點。這資金,其中一部分是制造業資金的問題,另外一部分是避險資金進入樓市。廣東、北京、上海等地價量大幅波動現象堪憂。避險資金也好,制造業企業家不干了也好,他們都會買高檔樓盤。高檔樓盤的資金驅動,不是社會的正常需求。”
郎咸平反復強調,從現在股價、樓價上漲和企業投資環境惡化引申出一個問題,就是把企業的投資環境治理好,比什么都重要。政府的基建、銀行信貸推出,對目前很多現象都有推波助瀾的作用。比如銀行信貸增加以后,去炒股,股市回暖了;拿去搶地,地王現象出來了。很多地方老百姓還買不起房,這是“自彈自唱”信貸政策導致的結果。
廣東產業鏈整合需加強
郎咸平在提及廣東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時反復強調,要加強制造業到產業鏈的整合。他解釋說,產業鏈包括制造、產品設計、原料采購、運輸等方面。“做了產業鏈整合,提高利潤,才可以轉內銷,否則外銷和內銷市場完全是兩回事。”
在被問及鼓勵外貿對接這一問題時,郎咸平表示,外貿對接有很大難度,“原因在于我們GDP當中的出口占35%,內銷市場也占35%左右,假設要把所有外銷企業轉成內銷,那內需不可能容納再多一倍的產品。”郎咸平指出,“所以出口還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出口才能把35%的GDP給吸收掉。如果轉內銷,這個數量太龐大了。而企業要轉內銷,必須要做國內產業鏈的整合。”
郎咸平指出,整個產業鏈完成整合才能夠降低成本,提高利潤,提高競爭力。他打趣地說:“廣東最近頻繁出現炒樓、炒股、買汽車和奢侈品的現象,是因為做內銷太難了。” (記者李曉莉、實習生張辰)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