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以來的樓市宏觀政策調整使得房地產市場迅即風雨滿城。成交量的大幅萎縮,開發商和買房人的雙方觀望,以及新政接二連三地出臺,近期來樓市的諸多變化令人猜想樓市拐點是否將至。那么政策重壓之下,樓市拐點是否真的會出現?將在何時出現?本期《頭腦風暴》邀請南京中原事業部總經理劉俊和南京大學經濟學系副主任葛揚進行探討。
觀點①
可能出現階段性轉變
葛揚 南京大學經濟學系副主任
對樓市拐點有許多不同的理解。真正的拐點是指樓市供求關系發生根本性逆轉,而根據我國目前的城市化程度來看,城市化進程在繼續,買房需求依然存在,這就決定了供求逆轉的根本性拐點難以出現。而從樓市的發展情況來看,所謂的拐點也只是階段性轉變,或由政策調整導致的拐點。
從目前密集出臺的政策調控來看,包括前幾年調控環境下,樓市出現所謂的拐點均是以主城區有價無市、周邊區域房價局部回落為特征。前幾年的樓市情況是這樣,預計今年也會如此。目前房地產成交量下滑,主城區房價依然沒有大的變化,如果房價有變動也仍是從周邊區域開始的。并且這種局部房價回落并不意味著整體房價的下降。此外,當前市場行情也會影響政策風向,由于當前政策主要是以房價調控為主,市場發生根本性變化的可能性不大,樓市存在已久的根本性問題也難以短期內解決。
個人認為,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住宅市場化是房地產行業硬幣的兩面,如果保障性住房建設沒有得到根本性改善,市場化的住宅領域就依然會像現在這樣,出現房價居高不下、房源供不應求的情況。而保障性住房建設完善了,市場化的住宅需求就會減少,供求自然發生改變,拐點出現才有可能。
觀點②
大幅震蕩的可能性不大
劉俊 南京中原事業部總經理
這次政策調控力度較大,打擊精準,主要是針對投資投機需求,力壓高房價。從市場反應來看,各個樓盤看房的人不一定少,但買的人不多。二手房房主也不像之前對價格咬得那么死,談價也松口了,但大幅拋房也沒出現。即使又降價出售的,也是獲利回套,并不是虧本拋售。
事實上,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發生后,不論買房人還是開發商心里都沒底,經濟全局的變動對人心的影響是很大的。而也正是經歷了那么大的一次市場洗禮,各方對市場的理解力和承受力都提高了。反過來看,今年經濟形勢開局很好,一季度GDP增長都達到了11.9%,甚至出現經濟過熱的苗頭。在這種經濟形勢下2008年的恐慌心理起碼是不會再有了。出于民生考慮中央抑制房價上漲過快,其意并不是打壓房地產行業,房地產作為支柱產業的地位也并未改變。所以,即使市場有局部降價,市場各方都有承受能力,況且大幅震蕩的可能性并不大。
從樓市發展態勢而言,短期內房價會比較平穩,成交量則會萎縮,中期房價會有所波動,成交逐步回升,而長期來說房價會保持穩步走高。這對房地產的健康發展是有利的。目前各項政策并未完全落定,對于市場各方而言,之前過高的房價反而令人心神不寧,政策出來以后,大方向定奪了,形勢更加明朗,市場也會逐步穩定。
-本版主持 彭平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