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先生購買二手房,和賣家辦理了產權過戶及房屋交接手續,劉先生一家也實際入住,但賣家卻不肯將房內3個戶口遷讓。無奈,劉先生將年過六旬的房東王女士訴至法院。近日,靜安法院判決王女士支付從2009年1月16日至戶口全部遷出日止的違約金 (以總房價人民幣105萬元為基數,按每天萬分之五計算)。
2008年2月上旬,劉先生與王女士簽訂了二手房合同約定,王女士將自己名下地處新閘路某號房屋以105萬元的價格出售給劉先生。之后,雙方辦妥了房屋交接手續,劉先生一家戶籍遷入該房屋。2008年9月,王女士戶籍遷出訴爭房屋,但該房屋內仍有王女士兒子、兒媳及孫子的戶籍未遷出。
2009年8月中旬,劉先生訴至法院稱,王女士違反簽署的二手房買賣合同,至今未將留在系爭房屋內的3人戶籍遷出,應承擔違約責任,并以總房價105萬元為基數,承擔每天千分之一違約金。
法庭上,王女士辯稱,她本人履行了合同義務,將戶籍遷出該房屋,卻無力要求兒子一家的戶籍遷出;劉先生主張違約金計算標準太高。
法院認為,房屋買賣違約,不僅是指房屋的交付違約,還包含出售房屋內的戶籍遷出清空違約。合同約定王女士有義務在2008年12月31日前,將所售房屋內的戶籍全部遷出,但直至本案法庭辯論終結,該房屋內尚有王女士兒子一家3人戶籍未遷出,王女士應承擔違約責任。劉先生要求以總房價105萬元為基數,承擔自2009年1月16日起至戶籍全部遷出日的違約金符合約定,但所主張的計算標準過高,法院酌情調整為每日萬分之五為妥。
記者 李鴻光 錢朱建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