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偷窥熟女精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老熟妇仑乱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房產新聞
    鄭州安置房當商品房出售 政府部門表示沒有辦法
2010年05月29日 08:53 來源:工人日報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以安置拆遷戶名義建成的小區,一戶拆遷戶也沒安置,導致300多戶村民無家可歸,現在住宅又被當做商品房來出售。

  這個位于鄭州市惠濟區天河路與新城路交叉口處原名為“惠城后花園”的小區,早在2007年6月就因違法占用惠濟區弓寨村農民集體土地,被鄭州市政府列入了黑名單,可3年后,這里的違法建筑群卻在換了個名字后竣工開始發售,然而卻因一房兩賣、亂收費、將農民的拆遷安置房當做商品房賣等問題,引來業主與弓寨村村民強烈抗議。面對開發商的這些行為,當地國土部門卻表示:“開發商不聽,我們也沒有辦法。”

  換過名字后的小區現在名為“惠濟名邸”。5月12日上午,三四十名在“惠濟名邸”購買房子的市民在得知手中的正規購房協議無效,房子已經被賣給別人時,在該小區售樓部上演了堵門、鎖門、拆門三部曲。隨后,經過民警與新城辦事處協調,這件事情不了了之。

  5月14日上午,“惠濟名邸”小區門前被建筑垃圾封堵,十幾名男子赤裸著上半身在小區門前懸掛白色條幅以示抗議,“房子沒了,只好裸了!”但是“裸站”抗議沒有奏效。

  無奈之下,遭遇一房兩賣的業主們只好懷揣購房協議,每天坐在小區門口等開發商。

  “啥法都用過了,開發商就是不露頭,辦事處讓我們打官司。”業主王女士無奈地說。

  為什么這些人如此不滿和憤怒呢?一位知情人透露,“惠濟名邸”小區為小產權房,售房時這些抵押房屋以河南協力置業的名義出售了,但現在開發商不承認這些購房協議。因為這個小區當初建的時候是用以安置北四環被拆遷的弓寨村村民的。可到目前,沒有安置一戶弓寨村民。

  不讓村民住,那拆遷安置房安置了誰?

  記者從弓寨村委會了解到,小區建成后,其便宜的價格使得想要購房的市民趨之若鶩。就這樣,這些村民的安置房都售給了其他地方的市民。

  “地賣了,他們掙足了錢,可我們下半輩子吃啥呢。”村民們無奈地說。

  “當時我就不主張開發這個項目。”弓寨村黨支部書記弓鐵山說,“當時的手續都是假的,因為開發這個項目違規,上任村支書至今還在坐牢。”

  “惠濟名邸”是如何被當做商品房出售的呢?

  “原來‘惠濟名邸’的10棟樓里有一半是我們村的。”弓鐵山說。

  據了解, 2007年3月惠濟區弓寨村委會以安置北四環拆遷戶名義與協力置業聯合開發建設,當時弓寨村委會以每畝12萬元的價格將45畝土地賣給協力置業搞房地產開發,共建10棟住宅樓300多戶。該項目由協力置業投資建設這一小區,建成后由弓寨村委會與開發商各占一半股權,條件是弓寨村要向開發商補償每平方米780元的建筑費用。

  “由于村里當時沒錢支付給開發商,惠濟區新城辦事處一位負責人于2008年間牽頭調解:由河南協力置業支付給弓寨村約1200萬元,買斷了弓寨村所占的一半股權,此項目后來由河南協力置業單獨開發。”弓鐵山說,正是這些原因,致使本該被安置的300多戶村民得不到安置。

  5月19日,記者從惠濟區國土資源局以及鄭州市國土資源局了解到,“惠濟名邸”小區按照地類劃分屬于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建房只能安置本村村民,對社會出售屬于違法行為。

  據惠濟區國土資源局一位知情人介紹,早在2007年9月,該局就對開發商下了行政處罰決定書,責令退還土地;沒收地上違法建筑物;合計269314元罰款。沒收地上違法建筑物的手續已于2007年12月移交給了惠濟區財政局。

  2008年6月,惠濟區國土局以涉嫌非法轉讓土地使用罪對上一任弓寨村委員會成員進行了司法移送,村委會成員相繼被依法制裁。

  查也查了,罰也罰了,可“惠濟名邸”在該小區內又建設成了計劃外住房建筑,原本只有10棟樓的小區如今多了11號與12號樓。

  為何督辦近3年經過處罰的安置房又開始建設?且該小產權房還在公開出售并一房兩賣?

  面對這些質疑,鄭州市惠濟區國土資源局有關人士說:“我們只有查處權、制止權,并沒有強制執法權。”惠濟區國土資源局在2007年就下達過行政處罰決定書,責令其停工并沒收地上建筑。“但是開發商不聽,我們也沒有辦法。”

  針對國土局的說法,天之權律師事務所鄭州分所律師張少春認為,“3年前已被國土局責令停工的小區,3年后還在建,說明其監管不到位,國土部門可以立即要求開發商停工。惠濟區國土資源局雖然沒有強制執法權,但是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由法院查封違法建筑。”

  據了解,5月21日上午,惠濟區新城辦事處召開協調會議,并成立處理小組,解決“惠濟名邸”一房兩賣問題。然而,知道此事的村民都很不滿意這樣的處理安排。“雖然土地是村里的,但是小區房子股權都在協力置業,村里咋解決?” 村民弓先生說,辦事處說找不到開發商,把“惠濟名邸”一房兩賣的責任推給了村委會,村委會總不能拿錢補貼購房者吧?

  本報通訊員 李承錦 本報記者 肖樹臣

參與互動(0)
【編輯:位宇祥】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