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69久久精品成人看,国产精品无码专区av在线播放,精品久久国产字幕高潮

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房產新聞
    北京二手房交易 多數地稅所按原價1%征個稅
2009年12月25日 12:25 來源:新京報 發表評論  【字體:↑大 ↓小

  由于營業稅“2改5”的政策將于下月1日執行,近期二手房的買賣雙方都在抓緊辦理繳納營業稅和個稅的相關手續。購房人朱女士替賣方承擔了稅費,在繳納相關稅費的這個過程中產生了很多疑問,其中,個人所得稅繳納基數可否不與營業稅“捆綁”,按差額20%還是原價1%繳納更合算的問題較為突出。朱女士的這一案例同樣適合于明年買賣“有稅”二手房的買賣雙方借鑒。

  朱女士購房后來到房屋所在區域指定的稅務所,咨詢工作人員后得知提供契稅發票可按差額征收個稅。朱女士算了一筆賬,如果按照差額繳納個稅,對比全額1%征收,她可以省4萬多元。

  很多買賣二手房的人士也向記者反映,都想知道營業稅和個稅是否“捆綁”繳納,即營業稅按照全額的5.5%繳納,那么個稅是否一定要按照全額的1%繳納。什么情況下可以按照差額的20%繳納?購房人是否可以自行選擇繳納方式?

  據了解,2007年,北京市地稅局下發的相關通知中稱,如果能夠提供完整的房屋原值憑證,個稅則按照房價差額20%繳納;如果不能提供房屋原值憑證,則按照成交價全額的1%繳納個稅。

  記者電話咨詢了多家地稅所和中介公司得知,由于不少賣方稱提供原始票據較為困難,計算差額麻煩,目前北京大多數地稅所都是按照合同成交價全額的1%來征收個人所得稅的。如果購房人(現在絕大多數賣方都把稅費轉嫁給購房人)申請按照差額繳納個稅,則需提供完整資料,這一點上各區地稅所的要求不太一樣。(詳見列表)

  偉嘉安捷統計顯示,目前按照全額1%征收個稅的人群占80%以上,其余為按照差額的20%來計算的。能提供完整資料的,可以按差額的20%計算。這個完整資料要看各地稅所的要求,包括原購房發票、原契稅完稅憑證(即契稅發票)、公共維修基金,裝修費發票,銀行利息等其他合理費用證明。

  - 貼士

  計算對比哪種方式更劃算

  雖然買賣二手房的個稅征收基數及稅率不同,但如果能夠提供足夠的資料,大家可以在繳稅前仔細算一下,看到底哪個方式更劃算,然后再到地稅所辦理。

  偉嘉安捷以馬女士為例,她最近購買了一套總價為100萬元的房產,賣方要求其承擔全部稅費。如果按照全額的1%繳納個稅,她需交1萬元。但是,如果她能夠提供房屋所在地稅所要求的資料,則可按照差額繳納個稅。在房屋總價為100萬的情況下,如果她扣除了原房款、契稅費用、公共維修基金,裝修費、貸款利息等其他合理費用,差額低于50萬,那么她的個稅按照差額的20%算,就會低于1萬元。這種情況下,按照差額繳納個稅就比較合適。反之則可選擇按照全額的1%繳納個稅。

  城八區5年以下二手房交易個稅申請差額繳納所需資料列表

  區縣 要求

  東城區 提供契稅發票、裝修款原始證明

  西城區 提供原購房發票或契稅完稅證明

  崇文區 要看具體情況而定

  宣武區 征收標準不同,要看可以提供哪些資料

  豐臺區 提供原購房發票,減去網簽價格算差價

  朝陽區 提供原始購房發票或契稅完稅證明

  海淀區 需要提供原購房發票或契稅完稅證明

  - 相關問答

  ●搭“末班車”能省近3萬元

  趙先生:我最近看好一處房產,總價150萬元,賣方原購房價100萬元,是普通住宅,但是滿兩年而未滿5年,本月底前辦理手續、繳納稅費有些困難。我想知道,這樣的情況下,明年1月和本月內繳納營業稅和個稅有何不同?

  解答:偉嘉安捷根據上述情況計算:營業稅政策“2改5”后,這處現成交價150萬元、原購房價100萬元的普通住宅,營業稅及個稅的總差額為2.75萬元。也就是說如果趙先生能趕在明年1月1日之前繳納稅費,則可省2.75萬元。

  ●實操中無營業稅就無個稅

  劉女士:我最近買了一套已滿5年的二手房,是普通住宅,按照政策是免交營業稅的,賣方稱如果有個人所得稅需我替他承擔,我想問這套房是否需要交個人所得稅?如何收取?

  解答:記者咨詢了12366稅務熱線和各城區的地稅所咨詢電話得知,個稅是需要繳納的,如何繳納具體情況具體操作。但多家二手房中介機構均表示,“沒有營業稅的房子,也不存在個稅的”。劉女士的房子是免營業稅的,這種情況在實際操作中沒有個稅!

  本版采寫/本報記者 李宛霖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