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在全國首創的共有產權住房保障模式,即以出讓土地的共有產權房替代劃撥土地的經濟適用房,有效解決了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問題,從制度層面上堵塞了原來經濟適用房的牟利空間。
這是記者從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日前在京召開的“淮安共有產權住房保障模式創新成果研討會”上獲悉的。
據淮安市副市長劉友超介紹,2007年淮安在江蘇多個城市試行“劃撥土地經適房共有產權”的基礎上,推出了以出讓土地共有產權房代替劃撥土地經適房,并于當年3月正式發文實施了購房家庭與政府7:3和5:5的兩種產權比例,9月份向第一批拆遷安置家庭供應并頒發《產權證》。
淮安在三年的實踐中努力將首創共有產權房的“發源地”打造成住房保障的“福地”:對開始時的“5年內可原價回購政府產權部分”延伸為“5-8年只增加同期銀行利息”;強化了政府產權部分對倒賣牟利的制約作用,讓渡政府相關權利即明確購房家庭擁有全部使用權,在符合保障條件時,政府產權部分免收租金,不符合時則收取市場租金促其退出保障。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