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記者接到一名出售宅基地房的業主的求助電話。這名人士是廣州市芳村的農民,他在村子里建有兩處房子,已獲發宅基地證。隨后,他把一處房產轉賣給一名外地商人,并把宅基地證押在買主處。不料后來他與買家發生糾紛,為此還鬧上了法院。由此,記者開始留意芳村的村民房銷售問題。
最近,一位住在汾水的阿姨報料說,村民房合×大廈在發售,記者在“陽光家緣”上查詢該盤的資料,發現沒有商品房預售登記記錄。該大廈一位買家向記者透露,芳村×田苑以前也是小產權房,后來補交地價就能出房產證了。于是記者對×田苑和合×大廈進行了一次實地調查。
據記者近日調查,在廣州城鄉接合部依然有一些宅基地房和小產權房在售,更有的小產權房在售時聲明“可以辦到房產證”。
比商品房平一半
“即使無證,住一輩子都值”
芳村茶滘有一座次新樓,藍綠色的外立面在一片低矮的村屋中格外顯眼,這就是前身為宅基地房的×田苑,現已“轉正”為商品房。
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田苑于2007年年中開售,售價為4000多元/m2。同時在芳村開售的恒荔灣畔接近8000元/m2,不少人為求一屋自住而買下×田苑。一位購買了×田苑的業主告訴記者,開發×田苑的公司承諾:“房屋賣完后可辦房產證,但需要補交一定地價。”他們當時也是半信半疑,但覺得4000多元/m2買來住一輩子都值,有沒有產權都不重要。
由于2007年廣州樓價飆升,×田苑在幾個月內就銷售一空。據了解,購買×田苑的很少是當地村民,多數是“外面的人”。讓×田苑買家高興的是,2008年年中,×田苑居然如愿辦到了房產證,只需補交300多元/m2的地價。據知情人士透露,×田苑的商品房產權證是以“城中村改造”的名義辦下來的。
記者從周邊中介公司了解到,×田苑的確可以出房產證辦理二手過戶。這個樓盤絕大部分為自住客,放售的盤源非常少,目前只有一套頂層復式單位放盤,198平方米放售價為168萬元,單價去到8000元/m2左右。
對外賣得很神秘:
只賣給荔灣與芳村居民
距離×田苑3分鐘路程外的東漖北路與花蕾路交界,有一棟嶄新的18層樓房,這是當地村民口中的村民住宅“第二期”。第一期就是×田苑。記者以買房者的身份暗訪這座樓房——合×大廈。
據知情人士透露,合×大廈于去年10月開售,村民購房有9.7折。大廈一共84個單位,除去30多戶回遷戶,共有約50個單位可售。目前間隔好的單位已經賣光,剩下的是127平方米的單位,因為間隔不好,還剩下20多套,售價在5600~6300多元/m2。
記者在合×大廈管理處看到墻上張貼有《建設用地批準書》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證書上標明:土地用途為“村民住宅”,土地性質為“集體所有”,墻上還貼上環保與消防驗收證明。現場一位職員告訴記者,購買合×大廈的并非只能是當地村民,但必須是持有“440103”和“440107”字頭身份證的居民,即荔灣區與原芳村區的居民。他沒有解釋為什么設有這個限制。
他表示,“一戶一證”的商品房產權證兩年內就能辦下來,而且可以在當地農村信用合作社做按揭,5成首期,5成按揭。記者追問,購房合同上是否注明一定能辦房產證,這位先生回避說,簽合同是在村委那邊,他沒見過合同。他表示,到時辦證需要補交地價,約為400元/m2。(記者 李鳳荷)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