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深圳兩大地產中介巨頭中原地產和世華地產兩家公司負責人透露,公司經營自10月起均首次出現虧損。據悉,目前地產中介行業無論大中型公司還是小型公司,絕大部分都處于虧損狀態,已有20%的店鋪關門。
深圳地產中介業“洗牌時代”來臨,一些盲目進入的中小企業和從業人員將被淘汰,但對于整個地產中介行業而言,只會有倒下去的企業,不會有倒下去的行業,待整個行業轉入平衡點后,地產中介業將朝著良性的方向發展,一些曾經因地產中介賺錢效應一哄而上的企業將逐漸恢復理性。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我們期待深圳地產中介業經過大浪淘沙后能走上規范、健康的發展大道。
市場現狀
成交清淡兩成店鋪關門歇業開源節流品牌企業備戰來年
地產中介首次全行業虧損
數據顯示,深圳中原地產和世華地產兩家公司經營自10月起均首次出現虧損,虧損額達數百萬元。
世華地產董事總經理梁文華表示:“中大型地產中介企業中,我看不到有盈利的。如果哪一家說10月份有盈利的,我不太相信。至于那些只有一兩個地鋪的中介,僅僅靠租單維持,也許會有一點盈利,但是這類公司對行業的影響幾乎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來自市場的數據也顯示了這一點。記者與多家中小公司高管溝通后發現,10月我市地產中介已形成全行業性虧損。據統計,目前深圳已經有20%的房產中介門店關門歇業。
成交劇減成本未降
業內人士認為,地產中介全行業虧損,首先要歸因于成交量的減少。到10月份,我市二手房市場成交量已經連續四個月下跌。世華地產的數據顯示,公司10月成交量與6月最高峰相比下降幅度高達60%。深圳世聯行研究報告顯示,10月深圳二手房日均成交不足110套,各區交易量的下降幅度在30%到70%之間,這已是我市二手房市場成交量連續第四個月下跌。
在成交量長期下跌的同時,地產中介企業的固定開支成本并沒有下降,從而導致發生虧損。
深圳中原地產總經理李耀智表示,目前的虧損主要是由今年上半年整個房地產市場非理性發展造成。1~6月間,二手房成交量價齊升,導致許多代理機構面對市場繁榮,盲目瘋狂擴張增開店鋪,而沒有充分考慮市場出現拐點后公司自身的承受能力。“如果沒有經歷上半年的高峰,如今也不會出現這種境況。”
雖然地產中介進入門檻不高,但開鋪的成本卻不低,“6月份,某些地段的門面頂手費都被炒到了30~50萬元,但還是有很多人盲目進入。市場好的時候或許還能彌補,一旦市場不好,多半就支撐不住了。”
應對虧損中介各出招
在虧損的局面下,各地產中介企業采取了不同的策略。目前,中原地產從年初的130家店鋪增開至180家,在目前的局面下,該公司采取了“開源節流不關鋪”的原則,包括重點攻二級市場、向珠三角領域發展等。
李耀智介紹說,中原地產已經和大量的客戶建立了良好的溝通關系,這將成為公司開源的基礎。此外,在當前成交量下滑的形勢下,降低成本將是措施之一。而不關鋪則是從公司長遠的戰略格局和社會責任感出發。
梁文華表示,為應對虧損,世華將實施重新優化團隊和平臺的戰略。他舉例說,將根據市場變化,按照考核制度有可能將一個地鋪30人縮減為20人左右,把心態好、能力強的人留下,其他人優化重組到別的崗位。談到平臺的優化,他說,上半年世華關掉了6個地鋪,目前總店鋪數是182個。今后將對拖累公司生存盈利的地鋪進行優化,以利于公司的健康發展。
業界觀點
只會有倒下去的企業不會有倒下去的行業
短期波動不影響長期向好
如何看待目前的虧損局面?世華地產董事總經理梁文華表示,一個行業不可能永遠都盈利,有起有落是正常的事,這也說明了地產中介行業上半年盲目擴張之后需要瘦身。考驗一個行業生存的因素有三項,一是管理機制;二是資本實力;三是市場品牌,三者缺一不可。
他說:“天下沒有倒下去的行業,只有倒下去的企業,這是我一直對員工講的話。我們很清楚我們現在的位置,房地產經紀的今時今日,就像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行業剛剛開始,前途一片光明。”
梁文華舉例說,以前地產中介賺錢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其成交量大大低于現在。比如一個業務員一年70萬的成交量,傭金也就2萬元左右,靠這樣的收入生存并不輕松。而現在,一個業務人員動輒做到200萬元,傭金就可以拿到6萬元,完全可以靠此生存。今年以來,每一店鋪的成交量相對于以前都大大提高,可以說,地產中介的機會今年才剛剛開始。
李耀智表示,“全行業出現虧損并不算太壞的事情,整個行業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不過,地產中介們應該冷靜下來好好進行自我檢討,思考一下“企業的發展戰略到底如何,是什么原因導致如此大的波動又該怎樣應對”。
業內人士均表示,始終看好房地產市場,始終看好地產中介行業。雖然短期內出現較大波動,但從長期看仍然向好。李耀智認為,“深圳經濟蓬勃發展,購房需求強勁,待一系列政策明朗之后,房地產市場將會平穩發展,這樣買房需求得以釋放,代理行業也將回暖。”他還建議,政府相關管理部門加強對中介的監管,采取有效手段拉高進入門檻,并深入探討如何規范買賣流程,以彌補一些行業漏洞,重新樹立行業形象,以恢復社會對中介代理業的信心。
梁文華說,從行業來講,短期幾個月可能并不樂觀,但是預計行業虧損的局面應該不會超過明年3月份。
資料鏈接
深圳地產中介簡史
深圳房地產中介行業發展,最早起源于1988年。當時,深圳第一家、也是全國第一家地產中介服務公司——深圳國際房地產咨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宣告了中介服務行業開始正式出現在國內市場。中介行業正式出現以地鋪式經營、以銷售房地產三級市場單位為主的公司主要集中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
根據2006年的年審結果統計,深圳市已擁有中介機構160家。世華地產市場研究中心曾在2007年10月19日和20日接連做了市場摸底,結果顯示,地鋪數量由多到少依次為創輝租售550間、世華地產215間、中原地產202間、中天置業155間、美聯物業87間、中聯地產84間、招商置業70間、星彥地產68間、成宏地產66間、海王地產60間、長河地產57間、金地置業56間、世聯地產53間、深房聯40間、景河田地產36間、港置地產38間、創道地產34間、滿堂紅31間、泛城31間等,平均每間地鋪都擁有10多個業務人員。(董超文 李緯娜 劉雙 盧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