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更改費”是幕后推手?
采訪中,一位業內知情人士告訴記者,之所以西安的退房事件愈演愈烈,根本的原因不在于購房者的投機行為和開發商所謂的“假按揭”與“假購買”,真正的原因在于有些人已經把退房當做一個“產業”來經營,并形成了一個秘而不宣的行業“潛規則”。正是這些“利益聯盟”者聯手推動了西安的退房率逐步走高,成為今年以來西安退房潮真正的幕后推手。
該人士表示,無論是購房者正常退房還是投機者因為投機退房,包括開發商“自買自退”,其中有一個關鍵節點就是“更改合同”,“現在更改一份購房合同,是按照合同金額的5%收取手續費的”,這位人士一語道破天機,“正因為更改合同有利可圖,便出現了此類行業的掮客,他們不遺余力的鼓動一些購房者退房并更改合同,在收取正常傭金的同時還可以獲得額外收入”。
記者深入了解得知,在“更改合同”的整個過程中,有出賣人、買房人、銷售人員、中介人員和相關職能部門工作人員等利益關聯方。而5%的變更合同手續費并沒有政府相關文件的明文規定,已經成為目前市場中大家默契合作心照不宣的“行規”。在此過程中,個人或單位之間已經形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利益聯盟”,在此根“利益鏈”的連接下,各個環節的當事人都可以獲得自己的收益。
樓市健康發展亟待政府監管
針對此現象,業內人士表示“行規很難打破”,既然是市場經濟,“合同更改費”也是順應市場需要,不能完全杜絕其的發生。但是也有人對此表示擔憂,當“變更合同”演變成為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其對市場的危害肯定要大于對市場發展的促進作用。
陜西建祥物業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連源認為,政府部門不能全部堵死退房的窗口,這樣對那些因為種種原因確實需要退房的人來說是一個傷害,不能因為“要阻止蒼蠅進來就連窗外的陽光也拒絕了”。比較可行的做法是職能部門可以建立相應的監督和管理體制,對退房人提出的退房申請進行審查,對那些因為某種原因確實需要退房的購房者予以批準,否則不予通過。
同時可以建立退房預警制度,針對單個樓盤非正常退房率接近4%的可以亮黃牌,非正常退房率超過5%的可以亮紅牌,并采取相應處理措施,這樣既可以威懾那些“職業退房師”,杜絕市場中的不規范操作,又可以有效降低西安目前較高的退房率,對西安樓市的長遠、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記者 苗雨)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