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土地“低價期”或很快結束
從這些企業的公告來看,雖然有部分融資用途是開發現有房地產項目,但多數房企融資是為了趕上土地市場“低價期”的難得機遇。
克而瑞(中國)上海區總經理于丹丹表示,雖然商品房價量齊升,但地方政府目前顯得冷靜很多,在推地時對底價的設定相當理性和謹慎。
根據中國地產網統計信息,今年以來,上海住宅用地的出讓價格與供給價格進入基本相符的時期,價格區間調整在1000至3000元/平方米之間。
于是,很多開發商視目前為進入土地市場的絕佳機會。連一向以嚴控風險著稱的萬科也積極入市,令市場更加堅定回暖已經實質性到來。
以最為火爆的北京市場為例,北京土地整理儲備中心網站數據顯示,5月份,北京共有23個地塊成交,成交金額達到61.70億元人民幣,較4月份暴漲481.73%。
對于未來土地市場的出讓趨勢,多數專家認為,一場席卷全國的土地出讓潮剛剛開始,而目前較低的土地價格形勢或許很快就會扭轉。
高地價潛藏風險
“開發商的心態已從之前的保生存,慢慢轉變為謀發展。”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總經理程澐說。
“去年很多開發商都沒有拿地,今年如果再不拿地,在開發周期上會受到影響。”遠洋地產控股投資管理部總經理張耘表示。
不過,程澐指出,在目前整體經濟有較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一些資金不是很雄厚的企業缺乏大步擴張的勇氣,拿地的開發商大多是大型企業或者上市公司。
同時,房地產開發商拿土地,更多的是出于戰略性土地儲備的考慮,這并不能代表他們認同樓市將由成交“回暖”走向價格“回升”。樓市冷暖的重要指標--房地產投資和新開工項目數據仍低迷,暗示了開發商的謹慎態度。
高地價無疑是把雙刃劍,為催生樓市泡沫的同時,也會抑制市場需求,而這與政府希望穩定房價的初衷有所背離。“在市場未真正回升之前,高價地將成為企業未來的負擔,甚至潛伏了新的風險。”程澐說。 (金 霽)
地價往往推高房價
“地價上漲毫無疑問會推高房價。”寒桐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韓世同對本報記者指出,2007年廣州樓價的瘋狂,很大程度上與幾大標志性地王出現相關。“當年9月份出現18700元的樓面地價,一下子把房價推到極端。”而從今年來看,拿地熱情似乎又重新高漲起來,6月10日,廣州將推出珠江新城D8-C3地塊,記者從廣州市國土和房屋管理局網站上了解到,這塊地已經吸引了多家開發商參與競價,廣州“新地王”很有可能在此誕生。
不過,韓世同認為,隨著供應量的減少,房價的上漲以及購買力的消化,下半年房價還是存在很大的變數。(張忠安)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