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價售樓款未保民生 部分家庭被迫兩地分居
由此可見,寧夏中衛是把移民安置房當作商品房高價給賣了出去。那么高價賣房所得的售樓款有流向了哪里呢?根據中衛市國資辦2009年4月1日提交的《上游村移民住宅小區收支情況》中關于銷售支出情況的記載,安置小區的售樓款除支付拖欠的工程款、稅金等費用外,還有193.66萬元上繳了財政,480萬元借給了西峰口旅游公司,100萬元借給市融通中小企業擔保公司,11萬元墊付美利工業區泵站運行費。
在采訪中,上游村的村民們告訴記者,由于村內沒有醫院,原來的赤腳醫生家也已經搬走,看病要到20多公里以外的鎮醫院。但每年黃河清沙開閘放水的時候,通往鎮上的砂石路就會被沖垮,急需看病的人們甚至會有生命危險。
上游村的村民表示:“我們這個地方本來就交通不便,村里面也沒有醫院。原來村上有一個赤腳醫生,現在搬遷到縣城里面去了。現在缺醫少藥的,看病非常困難。最近的就是去鎮醫院,從村上到鎮上就是20多公里地,是一條砂石路。庫區清砂的時候,那個路基全部都塌方了,塌方以后人都不好過,上面都是水,全部是水。”
村民們還告訴記者,由于買不起高價的移民安置房,很多家庭都要兩地分居,女人在市區租房照顧孩子上學,男人則在村里耕種尚未完全淹沒的土地。
這位村民說:“現在上游村年輕點的男的就下煤井打工,沒有地嘛;女人就只能在城里面租個房子帶孩子上學。交通不便什么都不發達,年老體弱的就在房子里看家。”
記者又來到村里的學校,這里只有1名教師和5個孩子,孩子們對外面的世界充滿渴望,臨行前,他們和記者一一揮別。
記者:幾歲了?
孩子們:我6歲; 我也6歲; 我也7歲。
記者:這是幾年級啊?
老師:這是學前班,就我一個老師,數學、語文啥都教。
記者:謝謝了啊,再見!
學生:哥哥再見!
生活還在繼續,9月1號孩子們就該上一年級了,上游村人的命運又會如何呢?有關事件進展,中國之聲、中國廣播網將繼續關注。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