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調控:
劍指結構性失衡
“2萬元的房價只是暫時性的。”李耀智分析。9月深圳房價主要是豪宅產品大量成交將價格拉升,如果普通中小戶型產品供給能跟得上來,那么房價將有望回落。
宋丁也提出了相同的觀點。他表示,只要小戶型產品供應比例增加,加快新盤開售的審批,調整供需結構失衡的問題,房價下調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
“希望政府出臺新政策來調控或壓低房價,可能性不大。”宋丁補充說。中央一直堅持“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不會改變”,那么就不會動用貨幣政策來調整樓市,那么出臺一些“限制性政策”進行樓市調控,效果不大。
2萬元/平方米的房價,深圳市民直呼“吃不消”。
李耀智認為深圳房價的合理價位應在1.4~1.5萬元/平方米,就是6、7月份的價位水平。
對于未來樓市的走勢,業內人士認為,由于三季度以來房價迅速上升已經擠出部分首次置業的剛性需求。那么,如果代表市場有效需求,特別是自住需求無法得到滿足,房價上漲是不可能持續的。“因此,當前銷售規模回落和自住需求重新受到擠壓也將是未來房價不可能再度快速上漲的重要理由。”
宋丁表示,未來幾個月,房價有望回調至1.8萬元/平方米,但是,再低就不可能了。
相關鏈接
黃金周后新房成交何以暴增?
被業界預言為“試金石”的國慶黃金周(秋交會)結束已有一周,有關“試金石究竟試出了什么”的答案眾說紛紜,不過從鐵一般的數據結果來看,剛結束的這一周內樓市風向不僅沒如預期一樣變得明朗,反而又出現了一些新現象,市場態勢變幻莫測。
現象一:新房周成交量首超二手房,接近二手房的2倍
根據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網站監測,繼之前一周新房成交量大幅提升后,上周深圳一手房成交量繼續保持上升苗頭,共成交1305套,不僅再次跨過1000套大關,還環比增加了8.5%,其中南山、寶安、龍崗三區體量可觀。而相比之下,一直都比新房市場火爆的二手房市場則慘淡許多,各區成交量環比均有4至6成的跌幅,全市僅成交745套,不僅跌破千套,環比下跌的幅度竟高達56.8%。由于新房成交量的大幅上漲以及二手房成交量的急劇下滑,上周新房成交量不僅超過二手房,更幾乎是二手房的2倍。
分析:秋交會前后,不少新盤特別是中低端物業入市銷售,且加大了促銷力度,滿足了部分人的剛性需求和長線投資意愿,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新房成交套數的增加;此外受國慶長假影響,上周二手房過戶時間僅為9日、10日兩天,因此導致二手房成交套數和成交面積環比大幅下跌。
現象二:日成交量創“兩宗最”,新房最高475套,二手房最低314套
上周秋交會的“銀十”效應逐漸顯現出來,10月11日全市新房共成交475套,刷新今年以來新房日成交量的最高點。其中寶安區以237套的成交量遙遙領先;南山區排名第二,成交126套;龍崗區以83套名列第三。此外福田、羅湖和鹽田依次成交16套、12套、1套。與新房成交量激增相反,一向堅挺的二手房卻于9日創下近三個月以來的日成交量新低,僅成交314套。
分析:受秋交會的影響,自8日來新房成交量均比較可觀,但二手房市場卻沒有受到帶動持續走高。不過,業內分析人士認為,二手房市場回暖將是趨勢。由于目前二手房價仍然居高不下,一些區域甚至高過一手房價,而不少二手房賣主屬于比較有實力的長期持有人,因看好后市并不急于出手,反價現象也再次有所抬頭,因而成交有所放緩。
(吳思齊)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