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貿促會的研究數據顯示,未來5至15年內,中國會展業年均增長率將保持在15%至20%左右。預計到2010年,會展業總收入將超過200億元,帶動相關行業經濟效益達2000億元;2020年,我國會展業總收入將超過1000億元。
隨著“會展一哥”廣交會如期開幕,城市CBD擴容到琶洲的商圈規劃大局已定,投資豪客們把目光投擲在這塊即將流金淌銀的熱土上。
香港最大的非上市公司南豐集團,甫始就以志在必得之勢,拿下“琶洲地王”,并于今年年初動工,計劃以造價比傳統建筑高3成的“積木式”疊合結構華麗登場,此番“折騰”讓業界驚詫。
盤踞56萬平方米商業面積的保利世界貿易中心則搶先一步,現已成功引駐吉盛偉邦常年展,同時啟動“總部基地”招商計劃。據保利內部人士透露,廣州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現正掛牌出售的“琶洲城中村改造項目”,保利亦有意接盤。此外,開發琶洲歷史最長的中州中心也日夜趕工,繼續開發二、三期工程。
“在不久的將來,這里將會是中國式的漢諾威,商貿會展的世界舞臺。”廣州商業地產操盤手鄧國堅說,琶洲現有的展覽館面積已經雄踞中國第一,隨著多元資本的介入,越來越多的國際展覽品牌已在“門口探路”。
耐人尋味的是,各路資本豪客都選擇“行業性商業集散中心”(ICBD)的路線開賭琶洲商圈的未來,其項目開發設計均集貿易、采購、展覽、研發、信息、物流、金融等于一體,業態組合涵蓋了專業賣場、展覽館、會議廳、酒店、寫字樓,甚至還有飲食娛樂。
在這種沖天式擴張背后,大會展經濟給了他們一個美好的財富想象。
跨越式發展的“名利場”
從荒草叢生的城區“處女地”到大會展經濟商圈逐漸浮出水面,琶洲僅用了七八年的時間來進行跨越式發展。
“調查顯示,到2012年,整個琶洲可以展示的展覽館供應面積,將超過70萬平方米,雄踞全國第一。”鄧國堅給記者掐指計算,廣州琶洲會展中心場館面積共有30多萬平方米,保利國際廣場、中洲中心擁有展館面積9 .4萬平方米,保利世貿中心用于常年展示的展館建筑面積約12萬平方米(吉盛偉邦已進駐),用于短期展示的博覽館建筑面積約11萬平方米。
此外,國際采購中心和中岱國際品牌展覽廣場展館總面積有27萬平方米,在建的還有“琶洲地王項目”南豐國際會展中心,計劃在2012年下半年投入使用,其展覽面積也將有3萬多平方米。
“如果將專業賣場、寫字樓、金融等圍繞會展為主題的商業配套也納入計算,那么整個商圈的大會展物業體量相當龐大。”在這種沖天式的擴張背后,各路投資豪客預測廣州未來的經濟引擎就在琶洲會展核心區。
“它與珠江新城的區別在于,琶洲有‘廣交會’的永久落戶,‘廣交會’是有造血功能的,每年數百萬與會客商帶拉的商機是以千億計算的。再加上政府鼎力助推,完善地鐵等交通配套,琶洲商圈應該可以實現跨越式發展。”保利國貿投資營銷策劃經理沈婉芝說。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