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兇猛”
在經歷近半年的恐慌期之后,6月份伊始,伍巖童出差的頻率顯著增加,足跡遍及寧波、合肥、徐州等眾多二級城市。
“現在最熱的概念是環渤海地區。”伍巖童說。
戴德梁行最新的研究報告也顯示,房地產投資市場在今年第3季度再次達到一個峰值。“于中國,本季度共有210宗大宗交易發生,成交數量環比增長了31%。而另一方面,總成交金額則環比上升了51%,從第2季度的116億美元增加到175億美元。這主要是由于本季度中國大陸有數宗高額交易成交。”
中國指數研究院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8月,北京、上海、廣州等10個重點城市中,有九個城市住宅用地成交溢價水平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今年4月以前,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成交土地溢價率大致在40%以內,進入6月后地價飆漲,溢價幅度至8月時均接近乃至超過100%。
在這些干巴的數字后面,則是讓人咂舌的交易價格。
20日,南京河西蒼山路新地王樓面價8212元/平米,創南京今年新高,同一日之內,江北、仙林成交價也創歷史新高。
一個月之前,廣州合景房地產開發公司以4.65億元,拿下珠江新城5162平方米的土地,超出起拍價122.53%。以建筑面積34348平方米推算,該地塊的樓面地價高達1.35萬元/平方米,成為珠江新“地王”。
同樣在9月,中海地產以70.06億的總價擊敗保利、華潤、龍湖、綠城、仁恒等投標對手,競得上海長風6B、7C地塊,地塊樓面地價為22409.33元每平米,溢價率129%。中海因此創造中國新“地王”。
如果仔細對比,2009年所破的“地王”紀錄,大多誕生在2007年。北京萬科總經理毛大慶曾向記者表示,2007年的地王,大多是在境外公開上市的企業,全球性的流動性過剩,也就是所謂的“熱錢”,不斷的涌入中國,導致“地王”頻出。
經歷了2008年的煎熬之后,房地產投資市場的格局已經大不相同。
伍巖童以自己的經歷告訴記者,今年在拿地上最活躍的是國企或者央企。“我們公司大概在6月份覺得經濟形勢已經趨暖,開始拿地,但國企不缺錢,比我們動作早。”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