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關于廣州市人大代表炮轟“燃氣初裝費返還未兌現”的報道昨日引起廣泛關注。市民都希望市物價局早日兌現優惠政策。不過,市物價局有關負責人卻回應:之前文件中提到的“氣價優惠”是指容量氣價,廣州一直只收用量氣價,所以也就不存在優惠一說。
對此,很多受訪市民表示不能接受,紛紛質疑物價局為什么之前一直沒有解釋清楚“氣價優惠”到底是優惠什么,直到現在才出來說這番話,讓市民一直蒙在鼓里,盼了三年。
燃氣初裝費累計收了14億
據了解,廣州1988年正式啟動管道燃氣工程,最初啟動資金由政府財政投入,截至1996年,全市約有管道氣用戶25萬戶。
經市物價部門批準,由廣州市煤氣公司向管道燃氣新用戶收取管道燃氣初裝費,市煤氣公司對收取的初裝費實行專戶管理,并將其專款用于新增管道和調壓設備的建設。1999年廣州市物價局出臺《關于明確我市物業管理收費有關問題的通知》中規定,居民購房需繳交管道煤氣初裝費,多層住宅(9層及9層以下)3000元/戶;高層住宅(10層及10層以上)3500元/戶。
2006年12月26日,廣東省物價局下發《關于規范我省管道燃氣價格管理的通知》,明確各地必須停止以管道燃氣初裝費、增容費、開戶費等名目收取的費用;對原已繳交初裝費的用戶可在一定期限內予以適當氣價優惠。截至取消收費時,全市累計收取的管道燃氣初裝費已達14億元。
煤氣公司:
我們無權擅自給優惠
廣州市煤氣公司總經理喬武康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市煤氣公司只是嚴格執行物價部門制訂的收費標準,“我們無權擅自給用戶氣價優惠,如果要優惠必須由物價局給出優惠標準。”他說,燃氣收費屬于政府定價的公共服務產品,企業不能違反定價管理制度,“如果物價部門出臺優惠方案,我們會嚴格執行。”
據市煤氣公司工作人員介紹,燃氣管道的鋪設分為兩部分,在限定的規劃紅線范圍外的公共管道鋪設費用,由煤氣公司負責;規劃紅線范圍內,比如小區內管道連通到戶內的管道鋪設費用,物價部門規定由用戶分攤。如果是小區住戶自行申報改建或新裝燃氣管道的,按上述規定執行。而現時新建的樓盤小區,開發商已完成管網鋪設到戶,費用大多打入房價。
市物價局:
沒收容量氣價自然沒優惠
按照省物價局文件規定,“當初已交初裝費的用戶,可享受氣價優惠”。不過,廣州市物價局有關負責人昨日向記者解釋,文件中的“氣價優惠”是指“容量氣價”。“廣州沒有實行兩部制氣價,根本沒有容量氣價這一說。”所謂兩部制氣價,包括了容量氣價和用量氣價,容量氣價是指把管網建設的費用攤分到用戶頭上,按月征收;用量氣價是指用戶每月燒氣度數的實際支出。目前廣東只有湛江等少數市縣實行兩步氣價。“廣州早期征收的煤氣初裝費,某程度上與容量氣價類似,只不過前者是一次性征收,后者是按月征收。”
該負責人同時指出,省物價局的文件是建議“給予優惠”,沒有強制性,市物價局當時也沒有承諾過給予用戶容量氣價優惠。
不過,記者從2007年廣州市物價局下發的《關于規范我市管道燃氣價格管理的通知》中看到,第四點規定:“對原已繳交初裝費的用戶可在一定期限內予以適當氣價優惠”,當中對“氣價優惠”沒有明確是“容量氣價”還是“用量氣價”。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