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房子怎么驗收合格?
郟老先生說:“我就想不通,這樣的房子,應該12公分的現在只有8公分、9公分、10公分,它怎么驗收合格的?”
“這個質量不合格和質量瑕疵的問題,說瑕疵肯定是輕一點,但是否不合格還要檢測部門來做結論。”桐鄉市建設局陳偉健副書記說。
“樓在交付使用之前,綜合驗收肯定有的,不可能沒有。”匯宇集團桐鄉分公司總經理王海炎說。
那么,當時工程驗收時,樓板究竟合格了嗎?
國務院頒布的《建筑工程質量管理辦法》中規定,建設質量是由勘查、設計、建設、施工、監理五個單位來承擔責任。
但目前,太陽湖小區這相關五方沒有一家能拿出關于樓板的資料。10月15日業主在桐鄉市信訪局上訪,到場的桐鄉市建設局陳偉健副書記答應:2004年的樓板抽查驗收報告“我會找出來給你們”。當天下午,桐鄉市建設局質量安全監督站陳明強書記接待了業主,卻說沒有備案。
業主向中國青年報記者出示了一份“由建設局人員代為復印出來的”小區某幢樓工程驗收報告中,沒有具體核查樓板合格與否的文件。同時,報告中《營造公司分部工程驗收記錄》、《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驗收報告》多處缺頁。
《建筑工程質量管理辦法》也規定,縣級以上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組織監督抽查,“建設工程質量應按現行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規定的質量要求進行驗評,未經驗評或驗評不合格的工程不得交付使用”。
那么,太陽湖小區是如何得以準入市場,成為當地“精品社區”的呢?
據陳偉健表示,建設局驗收就等于是“走程序”,“開發商自己驗收,自己提供數據,送到我們這里來是備案”。
桐鄉市建設局質監站副站長沈曉華介紹,樓盤施工過程中,質監站有巡查的義務。但沈副站長無法給出具體抽查日期和房屋位置,“據我們回憶,我們還是比較少啦”。
質監站一位王姓工作人員是2004年太陽湖小區基礎、主體工程、總竣工驗收時的現場人員,他參與了樓板厚度檢測的抽查,當時“沒有發現有質量問題”。
據他回憶,當時抽查哪個房間、在哪個點打孔都是由施工方定的,“因為驗收是他們組織驗收,這個也是應該由他們來做,我不能指定他們來做什么”。同時他也證實,巡查沒有要求多長時間去一次,“這是隨機的”。
對于“樓薄薄”的原因和責任,王海炎曾解釋說:“這個有監理的,我們就是綜合管理。所以,我想發生這個事情,肯定是施工不當,或者是監理不力。”
對此,從業10年的監理工程師朱衛安確認,當時對樓板厚度做過檢測。“現已確認3號樓到21號樓,每棟樓抽查一戶里的一個點。檢測結果當時有幾個部位不怎么好,但是我們也就檢測到的部位都已經通知他們,要求他們進行整改。”
監理公司的整改意見是:進行設計驗算,若不能達到使用功能,就要加固。
監理公司收入是由開發商支付,有業主質疑“吃人嘴短、監而不理”。朱衛安認為他們與施工單位沒有隸屬關系,“跟開發商之間不會存在這個問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