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北京北”的業主們就遇到這樣一個不明不白的事:開發商在售樓的時候說是要建網球場的地方,卻突然通知要建設一個開閉站(電力設施,指只有接通斷開功能的配電站)。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北京北”并不是一個特例,在北京的住宅小區中,開發商變更小區規劃的情況屢屢發生,有關業內人士透露,這樣的情況能占到北京住宅小區總數量的80%左右。
天上掉下個開閉站
“買樓的時候我為什么不知道?怎么突然多出了一個開閉站呢?真像天上掉下來的一樣。”“北京北”的一名業主小范對記者說,“北京北”的開發商在銷售4、5、7、8、10號樓時明確社區內包含網球場,并在沙盤上明示了具體位置,但最近卻發通知說,要在原網球場的位置,建設一個10KV開閉站。
在業主看來,小區內建設如此大的開閉站不僅侵占了大家的公攤面積,而且降低了本小區的居住品質,減少了小區住房的升值空間。
“既然之前的規劃要建設開閉站,為什么在賣房的時候不告訴我們,如果知道有開閉站,我就不會選擇購買。這算不算是欺詐行為呢?”小范對記者說。
對于突然增加的、建在網球場位置的開閉站,“北京北”的開發商新天麓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解釋是:20平方米左右的新建小區必須建電力開閉站,10KV的電力形成的電磁場對人體的健康沒有影響。
在一份由新天麓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起草的《10kv開閉站釋疑》的書面材料中,記者發現,開發商反復強調了開閉站的建設是“經過規劃部門的嚴格審批的,滿足北京市建筑和規劃規范要求”,“開閉站的報批程序自始至終都是在政府規定的范圍內正常進行”。
“作為開閉站的用地早在總體規劃審批中已明確標為‘市政站點’,開閉站是對已經過規劃部門審批的小區總體規劃中‘市政站點’功能的進一步深化和明確,因此開閉站不是新增加的建筑!痹摴居嘘P負責人說。
開發商覺得自己也很委屈。按照他們的說法,10號樓和11號樓之間的“市政站點”在2006年10號樓開盤前就已經確定了,至于這個市政站點究竟是做什么的,多大規模,他們不知道,當然也談不上隱瞞了。
難找的“規劃部門”
開閉站的建設真的是如開發商所說,是“經過規劃部門的嚴格審批”嗎?
“開發商在書面材料中強調,二十萬平米左右的小區必須建開閉站,但開發商在這里忽略了開閉站的規模,他們要建的可是個280平米、可能要為周邊小區供電的開閉站啊!”“北京北”的一名業主張先生對記者說。
他的疑問是:這樣的開閉站應該屬于市政公用設施,怎么會建在我們住宅小區內?
“北京北的事情我們知道一些,業主曾經到我們這里信訪過!7月4日,昌平區規劃局綜合科的一位負責人對記者說。
“關于開閉站,開發商在審定設計方案的時候是有的,但他們給業主看的沙盤是沒有的。至于應不應該建?建設多大,這是管理科的事,他們負責審批,你應該問他們。據我所知,目前開閉站還沒有批!痹撊耸空f。
記者隨后和管理科聯系,得到的答復是:這是市政科的事,包括業主的有關信訪都是由他們回復的。
“我們科主要是負責大的、區域性的市政工作,而北京北的市政只屬于小區的配套設施,不在我們的審批范圍,具體哪個科室在辦,我也不清楚。但從程序上看肯定是沒有什么問題的!笔姓频囊晃回撠熑藢τ浾哒f。
但他同時告訴記者,開發商所提到的總體規劃只是一個上游規劃,而開閉站是控制性規劃,應該是在賣房之前有一個明確的公示。作為小區的配套站點,開閉站放在哪里要看開發商和業主的協調結果。
記者希望就開發商所說的“已取得了規劃部門就建設10KV開閉站的規劃意見書”,求證區規劃局有關領導。辦公室有關人員的答復是:這需要聯系市規委,我們領導接受采訪必須要經過市規委的同意。
規劃部門的答復讓一些業主很失望!拔矣X得在這樣的矛盾糾葛中,政府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正是因為政府責任的缺失才給開發商的違規操作提供了空間,而業主卻只能對既定的結果進行微弱的維權和反抗!睒I主范先生對記者說。
面對規劃變更,政府應有所作為
7月3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在京發布《12城市商品住房消費者滿意度調查報告》,報告顯示:被調查的12個城市中,消費者對現住房屋的開發商廣告宣傳內容的誠信滿意度指數為62.50,對開發商廣告宣傳內容的兌現程度評價“一般”。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涉及房地產商誠信的“小區規劃變更”現象在現實中屢屢發生,北京的太月園社區、美麗園社區都曾因此而引起大眾的廣泛關注。
一位房地產人士也告訴記者,“小區規劃”往往是開發商手中的一個“誘餌”,等業主發現后,開發商亦有應對之術。
“業主可以退房,我們可以按有關約定賠償,但現在我們的房子可以賣8000多,對我們沒有損失,有損失的倒是業主。”新天麓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一位銷售人員對記者說。
“很明顯,這是迫使業主在房價上漲的行情面前放棄追究責任。”該房地產業內人士說。
“這樣的事情太多了。有承諾的設施‘消失’的,有原本沒有的設施突然‘出現’的!北本┲姆康禺a律師秦兵對記者說。
根據他多年從事房地產糾紛的經驗,秦兵透露,在北京,大約有80%左右小區存在規劃變更的情況。
秦兵說,雖然《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早有規定,商品房銷售后,房地產開發企業不得擅自變更規劃。然而,卻并未明確規定如何去規范行政規劃部門的行為,出了問題,購房者也不知該找誰說理。
“規劃頻繁變更的一個很大的原因,在于有關部門不承擔責任,沒有壓力,沒有相關的制約機制。”秦兵說。在他看來,一些名氣大的開發商,往往因有巨大的資金而得到政府某些部門的特殊“優待”,某些部門甚至給這些開發商大開“綠燈”。
“政府部門應該為大眾服務,面對掌握絕對優勢和資源的開發商,面對絕對的賣方市場,如果政府部門還不站在民眾的一邊,民眾將何去何從?維權又有何意義?”業主范先生對記者說。
在他看來,能否讓政府部門更好地承擔管理者的職責,減少違規事件的發生可能才是根本,畢竟沒有業主愿意去抗議去上訪去維權,大多數人只想有個安定的家。
秦兵認為,開發商之所以敢這么做,就是因為業主不能聯合起來。所以當前的關鍵是業主自己組織起來,成立業主委員會,保護自己的權益,同時要明確簽訂維權協議,自己開展維權活動。否則一定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