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價持續走熱的同時,房地產投資也過快增長。今年1~5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資金來源為12143億元,增長26.2%。其中外資投資國內房地產增幅甚至高達89.9%
進入夏季,持續升溫的房價再次觸動了政府、開發商、百姓的神經。房價何以不斷上揚,政府如何予以處置,百姓究竟該怎么選擇?這些困惑和難題以新的方式再次擺在所有利益相關者面前。樓市熱度不亞于股市,但其復雜程度遠遠超過了股市。
升溫
截至6月24日, 北京市公開招拍掛市場僅轉讓4塊土地,而原計劃6月份的供地是34塊。
供地量的不足,已成為北京房市上漲的誘因之一。“全國商品房供應量2006年比2005年下降0.1%,而北京商品住宅供應量卻是同期下降20%多,這自然也意味著銷售量下降了。”中國房地產與住宅研究會副會長顧云昌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日前對外發布消息稱,今年1至5月,北京市商品房現房和期房銷售面積雙雙出現較大幅度下降,現房銷售面積為159.5萬平方米,期房銷售面積為509.8萬平方米,同比分別下降48.1%和20.3%。
在土地和住房供應不足背景下,今年上半年北京新房價格漲幅持續在10%左右,漲幅穩列全國大中城市前四位。
而灼熱的不只是北京,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5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6.4%,創下18個月來的新高。新建商品房價格同比漲幅也創出了6個月來的新高,達到6.6%。
從國家統計局監測的“國房景氣指數”看,今年一季度,“國房景氣指數”逐月下跌,4月份開始止跌回升,從3月份的101.22上升到102.65,5月份繼續回升,達到103.32。
在房價持續走熱的同時,房地產投資也過快增長。今年1~5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資金來源為12143億元,增長26.2%。其中外資投資國內房地產增幅甚至高達89.9%,盡管商務部曾在年初發布《關于2007年全國吸收外商投資工作的指導性意見》,提出嚴格限制外商投資房地產。
調控
為加強外商投資房地產企業的審批和監管,嚴格控制外資投資高檔房地產,商務部、國家外匯管理局日前專門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規范外商直接投資房地產業審批和監管的通知》(下稱《通知》)。
《通知》要求嚴格控制以返程投資方式(包括同一實際控制人)并購或投資境內房地產企業,境外投資者不得以變更境內房地產企業實際控制人的方式,規避外商投資房地產審批。
為將外資房地產投資的最終審核權掌握在商務部手中,《通知》明確規定地方審批后須上報商務部備案。
之后,針對當前經濟工作的突出問題,國務院總理溫家寶6月13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調整住房供應結構,加快廉租住房制度建設,搞好房地產市場調控,遏制房價過快上漲”。
隨即,建設部等八部委決定提前聯合對5月房價漲幅較快的城市進行調查,以摸清5月房價快速上漲的真正原因,其中“非市場、非正常的因素”將成為調查重點。
“四五月份漲幅靠前的城市,建設部都已經通過各種方式打了招呼,了解情況,那些城市也都及時作了匯報。”建設系統一位人士對本報表示。
6月18日,中國銀監會宣布決定對被企業挪用信貸資金的8家銀行分支機構進行行政處罰,其中就有企業挪用短期貸款進入房地產市場。業內人士認為,此舉將對擅自違規發放貸款的銀行機構,以及違反規定挪用銀行資金進入房地產市場的企業起到警示,有助于降低房地產投資熱度。
央行行長周小川近期還透露,今年不排除再次加息的可能性。“如果再次加息成為事實,連續的加息將極大抑制比重越來越大的改善性和投機性住房需求。”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專家易憲容表示。
面對今年飆升的房價,地方政府如南京市還動用行政手段調控房價,對商品住宅實施以“政府指導價”為核心的價格監管制度:核準基準價、限定利潤率、規定最高漲幅5%等等。
對此,中國房地產與住宅研究會顧云昌和張元端向本報分析表示,房價問題主要是個供求關系問題,以后應更多依賴于市場方式來解決,而不應寄希望于國家出臺更多的政策。(孫榮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