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靜候至少三年“分改子”(分公司改制為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子公司)牌照的德國安聯保險集團高調宣布獲準在廣州設立財險獨資子公司,并于近日分別完成了包括工商注冊登記在內的相關手續,將于7月1日正式對外開業。
這家有120多年保險經營歷史的德國公司于2003年在廣州設立了財產保險公司,展業7年來較為低調,身處行業中下游的業績也使同業及媒體對其關注甚少,與其在華兄弟壽險公司“中德安聯”形成了鮮明對比。
對于任何一家外資財險公司來說,“分改子”是真正代表其在華圈地的首戰告捷。因為獲得獨立法人子公司的地位,外資財險就名副其實地與中資同行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其自主權也同時得到進一步擴大。這主要表現為:改制為子公司不僅可以降低資本金的投入,還使經營網點的拓展更加便利,這對急于在中國市場擴張的外資財險公司而言,魅力難擋。
與其他外資財險公司相比,安聯保險的“分改子”之路可謂一波三折。三年前,保監會曾集中批復過一批外資財險的“分改子”申請,但唯獨安聯保險等個別幾家吃了閉門羹。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當時安聯保險“分改子”被否,跟其曾因關聯交易或有問題接受監管調查有關。不過,安聯保險又很快遞交了第二次“分改子”申請。
等待過程并非被動。在等候“分改子”批文的同時,安聯保險將投資眼光瞄向了中國保險公司。去年12月,安聯保險出手闊綽斥資1.5億美元認購中國太保H股成其六大基礎投資者,并與太保在上海秘密簽下一組合作意向。雙方的合作涉及資產管理、特別是養老金業務,此外也包括雙方未來在其他領域內的合作機會,如保險產品開發、再保險業務和投資等。
對于安聯而言,對中國太保的投資使其將來獲得可觀回報的同時,也能借助太保的業務網絡探路中國保險市場,畢竟安聯在國內的保險覆蓋面仍相對偏低,尤其是財險領域的涉足才剛剛起步。
另外一家在“分改子”上幾經波折的是日本東京海上保險。根據保監會昨日批復,曾是天安保險第一大股東的東京海上正式將其在天安保險的所有股權賣給日本SBI控股株式會社。出于對同業競爭的顧慮,為拿到“分改子”牌照,東京海上于2008年曾向監管部門承諾將“分階段抽身天安保險”,許下承諾僅一個月后,東京海上便拿到了“分改子”批文。
據記者了解,在安聯“分改子”牌照落袋后,目前僅有法國安盟保險成都分公司、瑞士蘇黎世北京分公司兩家外資財險仍未獲得“分改子”批文。與安聯有著相似的命運,安盟三年前也曾遭遇“分改子”被否,被拒理由是:該公司業務尚在起步階段,監管部門認為“分改子”操之過急。記者 黃蕾
參與互動(0) |
【編輯:賈亦夫】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