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VISA限制銀聯海外通道”大限之日已到,中國銀聯相關人士昨天對《第一財經日報》回應稱,目前持卡人在境外刷“銀聯、VISA‘雙標識卡’使用方法無任何變化”。
也就是說,持卡人在境外依然可以通過走銀聯通道免去1%~2%的貨幣轉換費。
持卡人境外刷卡“照舊”
6月初,VISA國際組織曾向全球會員銀行發函強調,從8月1日起,凡在境外(包括香港、澳門、臺灣)受理內地發行的4字頭“銀聯、VISA”雙幣種信用卡時,無論刷卡消費還是ATM取現,均不得走中國銀聯清算通道。
VISA同時聲稱將對境外違規收單銀行采取懲罰措施,即第一次罰款5萬美元,如果收單行再犯,每月罰款2.5萬美元。
此前銀聯方面就對此表態,任何一方都無權單獨對持卡人選擇境外支付通道作出限制,持卡人擁有選擇境外支付通道的權利。
一位知情人士則向記者透露,目前VISA并未對境外網絡系統進行相關改造,因此持卡人在境外刷卡“照舊”。“目前還不能定論此事是否已經不了了之,關鍵要看月底VISA會不會對境外‘違規’收單銀行開出罰單。”他說。
據記者了解,此事主要牽涉與銀聯合作的境外收單行,對國內商業銀行的影響有限。一位股份制銀行信用卡中心負責人昨天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一事件雙方的處理方式還未明朗,目前對于銀行傾向發行何種信用卡并沒有太大影響,而且現在尚未接到客戶在境外刷卡遇到障礙的反饋情況。發卡行將來是否采取措施尚待后續觀察!
VISA意在進入中國市場
事實上,有關VISA與境外收單銀行在加強VISA卡的受理須符合VISA全球運作規章一事由來已久,并非6月初才開始發生。上述知情人士就指出,VISA此次大動干戈的主要目的仍是進入中國市場。
有業內人士則表示,實際上銀聯系統對國內支付、清算、反腐等起到很大作用,如果向境外組織開放國內支付清算系統,這些機構可以通過對個人日常消費、房屋汽車等大額支付、企業批發等數據進行分析,從而更明了地獲悉國內居民消費偏好,甚至中國的產業狀況,從而在產品和產業上更好地“打入”中國市場。
6月底央行出臺《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之后,有消息稱VISA可能“借道”第三方支付公司進入中國市場,而VISA相關人士此前也謹慎表示“正在密切研究和關注”。
一家國內知名第三方支付公司總裁則對記者說:“VISA申請第三方支付牌照或者聯手國內第三方支付公司,不是沒有可能。”但他同時指出,現在國內第三方支付公司很少使用VISA,最常用的是POS機和ATM,而且VISA網絡的業務模式和業務狀況并不十分理想。
此外,面對此次VISA風波,銀聯方面也正積極與央行一起促使國內商業銀行發行銀聯標準的PBOC2.0芯片卡(IC卡),以取代目前流行的雙幣卡國際標準。曹金玲
![]() |
【編輯:楊威】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