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本頁位置: 首頁財經中心金融頻道

周小川:"十一五"時期中國金融業發展經歷不平凡(3)

2010年12月10日 08:5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五、堅持高效便民宗旨,不斷提升金融服務能力和水平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十一五”期間,人民銀行在加強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改善金融服務的工作中,始終牢固樹立高效便民的宗旨意識,以完善金融服務體系、加快金融服務創新為著力點,不斷提高金融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努力讓更多群眾享受到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

  (一)支付體系建設成效顯著。“十一五”時期,人民銀行在認真借鑒國外先進經驗、深入研究市場需求的基礎上,大力推進中國現代化支付體系建設,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建成并運行大、小額支付系統、全國支票影像交換系統、境內外幣支付系統和電子商業匯票系統等。農村支付服務建設初見成效。目前,支付清算系統運行平穩,維護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功能和布局日趨完善,在支持金融創新、加快社會資金周轉、方便群眾生產生活、促進經濟金融又好又快發展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推動非現金支付工具使用與普及,銀行卡實現了全國聯網通用,人民幣卡在境外受理和發行不斷擴大,100多家中央預算單位、25個省(區)的地方預算單位實行了公務卡結算,支票可以在全國通用, 13個省(市)開通了農民工銀行卡特色服務。賬戶實名制法律規章制度不斷完善,聯網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統投入運行并發揮重大作用,防范與打擊利用假名賬戶從事詐騙、偷逃騙稅、貪污受賄、洗錢等違法犯罪活動取得明顯成效。

  (二)征信管理和服務穩步推進。“十一五”以來,人民銀行在推動征信管理條例出臺、完善社會信用體系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目前,已建立全國統一的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地方信用體系建設取得一定成效,中小企業和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和農戶貸款難問題發揮了積極作用。截至2010年10月底,全國累計補充完善中小企業信息211.8萬戶,其中14.3萬戶中小企業獲得銀行貸款,貸款余額26325億元。截至2010年9月末,共為1.27億農戶建立了信用檔案,對8037萬農戶進行了信用評定,其中7254萬戶獲得貸款,貸款余額為1.24萬億元。

  (三)國庫現代化體系不斷完善。近年來,人民銀行圍繞“建設世界一流的現代化國庫”的目標,初步形成了以財稅庫銀橫向聯網系統、國庫會計數據集中系統和國庫管理信息系統三大系統為基礎的國庫業務管理系統的架構。國庫現代化體系的建設和服務功能的豐富給企業生產和人民生活帶來了不少實惠。財稅庫銀橫向聯網系統為納稅人提供了各種納稅申報與繳稅便利,納稅人足不出戶即可在幾秒鐘內實現稅收的納稅申報、繳款全過程。國庫會計數據集中系統上線后,各級次的預算收入可直達目的地國庫,縣級國庫收納的中央預算收入,從以前2-3天報解至總庫,縮短到幾秒鐘。2010年1至10月,全國共有30個省市的4個分庫、104個中心支庫、479個縣支庫辦理了涉農補貼、家電下鄉、抗震救災等政府補助資金項目的直接支付業務,累計支付業務量1007.4萬筆、金額69.47億元,政府補貼資金實現從國庫到農民、受災群眾的點對點發放。

  (四)反洗錢工作力度不斷加大。自2003年開始履行反洗錢職能以來,人民銀行積極推進反洗錢法律體系的建設,推動并參與起草《反洗錢法》,初步建立了以《反洗錢法》及其四個配套部門規章為核心的反洗錢和反恐融資法律體系。牽頭建立了反洗錢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可疑交易情報會商制度、金融監管部門反洗錢工作協調機制,依法開展銀行、證券期貨、保險領域反洗錢監管工作。積極參與國際反洗錢合作,2007年6月正式加入反洗錢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標志著中國的反洗錢和反恐融資體制已與國際標準接軌。2009年7月,正式恢復在亞太反洗錢組織(APG)的活動。不斷擴大可疑資金監測分析范圍,積極開展反洗錢現場檢查,協助公安等有關部門破獲了多起洗錢犯罪案件,在國家反腐敗、禁毒、反恐、維穩、打黑除惡等重大斗爭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此外,金融統計標準化工作有效推進,統計數據的時效性明顯提高。貨幣發行管理進一步加強,現金供應及時充分。全面開展反假貨幣工作,重點加強農村反假貨幣工作,配合公安機關開展假幣案件偵查,并取得明顯成效。金融會計制度化建設不斷加強,金融全行業率先實現在2009年之前采用新企業會計準則體系。金融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六、始終關注和支持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結構調整

  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是關系國民經濟全局的緊迫而重大的戰略任務,是提高我國經濟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的根本舉措。“十一五”期間,人民銀行積極推進信貸結構的優化調整,引導金融機構探索適合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金融服務模式,充分發揮金融業在擴大內需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等方面的促進作用。

  (一)加強政策引導和監督,著力優化信貸結構。貫徹落實“有扶有控”的信貸政策,使貸款真正用于實體經濟,用到國民經濟最重要、最關鍵的地方。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對“三農”、就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業轉移等的信貸支持;支持重點產業調整振興,嚴格控制對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和產能過剩行業的貸款,著力提高信貸質量和效益。保證在建重點項目貸款需要,加強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放貸管理。強化信貸政策執行情況的檢查監督,防范信貸風險。

  (二)全面落實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金融政策,有效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推動中小企業信貸管理制度改革創新,引導和鼓勵銀行開發信貸新品種,改善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推進信用擔保體系建設,配合全國工商聯部門在完善政府引導型擔保的基礎上,積極推進企業互助擔保和商業性擔保業務的發展。通過這一系列措施,中小企業融資狀況得到一定改善。2010年3季度末,小型企業貸款余額7.12萬億元,同比增長27.7%,分別比中型、大型企業高8個百分點和15.2個百分點。

  (三)大力發展“民生金融”,積極做好“三農”、就業、助學、扶貧等金融服務。出臺有關信貸政策措施,支持居民首次購買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支持家電下鄉、汽車消費信貸業務發展。全面推進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對“三農”的金融服務。截至2010年3季度末,全口徑涉農貸款余額為11.1萬億元,占各項貸款余額的22.7%,同比增長26.6%。進一步完善小額擔保貸款政策,支持下崗失業人員、婦女、高校畢業生等群體創業促就業。截至2010年8月末,小額擔保貸款余額233億,同比增長68.7%。大力做好助學貸款工作,截至2010年8月末,國家助學貸款余額303億元。完善體制機制,做好扶貧開發的金融支持。加強對大學生“村官”創業富民金融服務政策的協調配合,著力打造支持大學生“村官”創業富民的政策支持和金融服務平臺。增強對災區金融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十一五”時期金融業改革發展取得的顯著成就,是黨中央、國務院果斷決策、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相關部門大力支持、緊密協作的結果,是金融戰線廣大干部職工辛勤工作、奮力拼搏的結果。“十二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人民銀行將繼續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堅持用改革和發展的方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加大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力度,力爭在金融改革發展的各個領域取得新突破、再上新臺階!

參與互動(0)
【編輯:曹文萱】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