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在線丨網店“發錯貨”退款變刷單 這種新型騙局已有多人中招
近期,有騙子偽裝成商家,以幫顧客退換貨為幌子實施詐騙。今年6月,家住河南的市民李女士就遭遇了這樣的騙局,在被騙了4萬元后,又險些被騙走12萬多元。
事情發生在今年6月5日,辦案民警接到了一條來自反詐中心的預警信息,稱轄區市民李女士從銀行分兩次取走了125000元現金,但當銀行工作人員詢問她錢款的用途時,她卻前言不搭后語,銀行工作人員判斷她疑似遭遇了詐騙。于是,警方立即與李女士取得聯系。
一開始,李女士并不承認自己遇到了詐騙,面對民警的詢問,她說取錢是為了家里裝修用。
在民警耐心的勸阻下,李女士終于放棄了把錢交給騙子的念頭。之后,她來到潦河鎮派出所,跟警方講述了上當受騙的經過。原來,在今年5月28日,李女士從網上花16元錢購買了一瓶驅蚊液,在到貨后不久,她就接到了自稱是商家客服打來的電話。
被害人 李女士:對方說給我發錯貨了,我想找她退或者換了,她給了一個教程,讓我按步驟在手機上下載了軟件。
以售后補償為餌
誘導入群刷任務
所謂客服告訴李女士,為了表達發錯貨的歉意,只要她根據引導下載指定的App,再加入會員群,就可以領取28元的紅包,外加一瓶驅蚊液、知名品牌冷風機作為補償。李女士在收到這些紅包及小禮品后,便信任了對方。在加入會員群后,所謂的金牌導師開始引導她做廣告投放任務。一開始,李女士按照要求轉發廣告,確實每天都有幾十元的收益。
幾天后,金牌導師建議李女士升級成代理,可以賺更多的錢。只要她往App賬戶里充值502元現金,就返還她600多元。此外,對方還讓李女士簽訂了一份保密協議,要求她在廣告投放期間不能向家人及朋友泄露關于廣告投放的一切信息。
操作失誤賬戶被凍結?
對方提出買黃金解凍
金牌導師告訴李女士,她的操作有失誤,想要修復失誤就要再做一個40000元錢的任務,而且還說目前轉賬會被凍結,稱可以通過購買黃金或者取現的方式進行充值完成任務解凍賬戶。
6月4日下午2點左右,李女士按照要求把錢放好用手機拍好圖片傳給對方,但她卻沒有等來所謂的回款。
這一次,金牌導師承諾李女士,只要再取出12.5萬元,交給前來取錢的人,就可以把之前投入的4萬元一并返還給她,此外還給她16000元的收益。于是,李女士來到銀行取錢,反詐預警系統及時發現了異常。
在發現李女士被騙后,警方對取走李女士4萬元錢的人展開調查,發現取錢的是一個來自南陽市淅川縣以馬某為首的非法取現團伙。
據警方介紹,這類非法取現團伙往往使用境外聊天軟件跟上線詐騙團伙聯系,詐騙團伙會在群聊里發布取現訂單。為了避免黑吃黑,取現團伙在接單后,負責取現的人需要先交一筆保證金給詐騙團伙,成功拿到錢款后,取現團伙會抽取10%的詐騙金額作為傭金。
辦案民警通過調取公共場所視頻,發現前來取現的犯罪嫌疑人一共有三人,案發當天,他們開車來到指定地點,派出其中兩人去取錢,剩下一人負責在車里望風。在成功拿到李女士的4萬元現金后,開車離開了現場。
南陽市公安局臥龍分局潦河派出所民警魏召京:鎖定了嫌疑人的車輛和嫌疑人的信息,發現嫌疑人到了淅川縣之后,準備再次作案,我們就抓緊時間通報了淅川縣公安局的反詐中心。
將計就計
“取現”現場擒獲3人
通過梳理排查,辦案民警發現淅川縣金河鎮一名群眾疑似遭遇詐騙,而負責取現的正是馬某這個團伙,于是警方將計就計,提前布控,在“取現”現場將馬某等3名犯罪嫌疑人抓捕歸案。
目前,以馬某為首的3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檢察院批準逮捕,案件還在進一步辦理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