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在“亞洲金融論壇”上致開幕辭。論壇以“環球經濟新局面──亞洲新角色”為主題,包括主題演講、政策對話、多個專題討論環節、午餐會、早餐會、工作坊及商貿配對環節。 中新社發 譚達明 攝
中新社香港一月二十日電 (記者 余瑞冬)香港特首曾蔭權在二十日開幕的“亞洲金融論壇”上表示,雖說全球經濟完全脫離險境仍為時過早,但現在正是各方開始協調退出刺激經濟措施的時機。他亦表示,香港可發揮己長,打造亞洲時區的全球金融中心、地區資產管理中心和人民幣業務離岸中心。
曾蔭權在以“環球經濟新局面——亞洲新角色”為主題的本次論壇上致開幕辭時說,如今全球經濟情況已大有改善,但要說完全脫離險境為時尚早。而許多經濟學家都認為,金融海嘯后,全球經濟實力重心正從歐美轉向亞洲、尤其是中國。國際社會亦期望亞洲迎接挑戰,繼續在充滿變數的經濟形勢中發揮更突出的作用。
亞洲開發銀行上月把對包括香港和中國內地在內的十四個經濟體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測調高至百分之六點八。“這是我們許多人去年此時都不敢想象的,”曾蔭權說。但他強調,目前仍不應過于樂觀,潛伏的危機可能拖延經濟的復蘇。
世界各地的政府為擺脫金融危機已投入大量資金。曾蔭權舉例說,港府已運用一百一十二億美元的經濟刺激措施,約相當于GDP的百分之五點二。
他認為,現在正是各方開始協調退市的時機。缺乏協調的舉動可能導致有害的金融失衡和不穩定。同時,通脹和財政缺口的風險以及投資欲望的改變,也將對本地區的政策構成挑戰。
曾蔭權相信,亞洲各經濟體將從風險管理、加強制度彈性、提高生產力和保障金融穩定方面的進一步合作中受益。通過共同努力,各方可奠定可持續發展的堅實基礎。亞洲也可在重振和重塑全球金融體系中發揮更具建設性的作用。
曾蔭權說,香港是一個穩定、繁榮,并經受住了時間考驗的經濟體,這得益于簡單的低稅制、優質的服務、信息和資本的自由流動,以及法治和司法獨立制度等。而這些都有助于提升香港在三個重要領域的角色,即作為亞洲時區的全球金融中心、作為地區資產管理中心,以及作為人民幣業務離岸中心。
“我們將繼續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實力,提高市場的質量和競爭力,以吸引和留住國際人才、資金、金融機構和產品,”曾蔭權說。
他并說,香港會繼續強化作為內地貨幣匯率自由化的“試驗場”的作用,也將加強與廣東深化CPEA合作,實施先行先試的金融合作新舉措。
曾蔭權認為,在中國內地龐大和日益富裕的人口背景下,香港是一個理想的、合乎邏輯的個人及機構財富管理中心。
他說,香港將繼續完善其金融體系,從而成為幫助投資更有效和更低風險地進出中國內地的一道“走廊”。
“通過更密切的金融合作,我們的目標是發揮促進亞洲區內金融合作及一體化的表率作用,”曾蔭權對一千余位來自全球各地的與會商界精英說,“特別是,我們擁有經驗,亦擁有讓我們的國家更好地連接區域及全球伙伴的專長和動力。”
由香港特區政府及香港貿易發展局合辦的第三次“亞洲金融論壇”為期兩天。來自中國內地、香港及海外的金融界具影響力人士以及區內商界翹楚匯聚一堂,共同探討目前環球經濟的新局面和機遇。(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