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性做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国产综合内射日韩久

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港澳新聞
    香港中小企業總會會長:港企受最低工資影響較嚴重
2010年06月10日 14:37 來源:南方日報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昨日正式發布了深圳今年的最低工資標準:特區內外全日制就業勞動者最低工資標準:1100元/月;非全日制就業勞動者小時最低工資標準:9.8元/小時。這是深圳自1994年實施《深圳經濟特區最低工資條例》以來,首次在全市范圍內實施統一的最低工資標準,不過,這一遲來的新標準并沒能再次領跑全國。“考慮到特區內外統一,要適當照顧到兩方面的承受能力。”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王敏說。

  據王敏介紹,除了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以外,深圳還將采取多項舉措,保障勞務工權益。針對有企業不按最低工資標準提高員工待遇,或者是將最低工資當作員工全部工資發放及減低標準繳納社保等行為,王敏承諾:“勞動部門將會嚴查。”

  “最近我們已經要求六區,包括光明、坪山兩個管理區進一步加大對企業勞動執法的排查,嚴格執行勞動的法律法規,針對所有的勞動仲裁投訴的案件,我們都會及時做出處理。”王敏說,今年勞動部門還特別充實了勞資關系協調委員會,而且要求這個協調委員會一直設立到街道一級,以便推動企業當中勞資雙方協商關系。

  ◎企業中小港企受影響較嚴重

  “早就預料到政府會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了,不過這次提高的幅度還算好,不算太過分。”深圳市龍崗區布吉日塑制造廠人力資源部相關負責人黃先生告訴記者,此次政府將最低工資標準定為1100元,比往年的900元有了比較大的提高,企業經營成本壓力肯定會提高。“不過也沒辦法,不提高待遇就沒法吸引人來,今年來企業都一直缺工。”

  “最低工資提高對于一些大型的企業來講,也許不算什么,但對一些小企業來講,壓力卻是空前的。”深圳市比克電池有限公司人事處的何先生告訴記者,現在企業普通員工的最低工資是900元,加上各類加班和補貼費用,每個月大概能拿1700元左右,現在最低工資一下子增加200元,對企業來講壓力還是挺大。“勞動者稍微一對比就都往高處走了,這3個月以來,我們已經對員工免除了伙食費,同時也加大力度改善了工作車間的環境,希望能夠留住員工。”

  “經歷過金融風暴的洗禮后,工資標準的上調對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影響無疑是致命的一擊。”香港中小企業總會會長齊光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對在深港企的命運表示擔憂。他表示,按這種趨勢,兩年之內,在深的中小港企難免會出現一波“倒閉潮”。

  “就深圳地區而言,我們協會的成員企業里70%到80%是‘三來一補’企業,單是在橫崗,這樣的港企就有幾百家,我們統計發現,近兩年因為勞動力成本上升,轉移至東南亞國家或結束經營的成員單位已經占了百分之二十幾。”齊會長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三來一補”企業的勞動力成本占總成本的三分之一以上,按企業10%的毛利來算,工資每漲100元,加上加班工資、社保繳費等,利潤就會縮小2%,現在一下子升了200元,4%的利潤就沒了。“我們在一起開會的時候,大家都特別悲觀,預計深圳地區兩年之內‘三來一補’的中小港企會倒閉完。”

  ◎外來勞務工“1100元在深圳呆不下去”

  “有點低,我還以為至少能漲到1200元呢。”在華強北一家電子大廈當保安的小朱對記者說,廣州、杭州等地都已經是1100元了,老家近年來也漲到900元了,而且吃住的花費還不到深圳的二分之一。“在這里如果不加班的話,到手的工資真的連吃飯都不夠。”

  在關外數家工廠打過工的小賴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照原來的標準,起薪900元,每天加班3小時,周六加班8個小時,每小時大概8元,一個月能拿到1700元—2000元左右。“這樣根本就不夠,住在工廠里的還好,一旦出去租房,平時再去上上網,就肯定不夠用了,更不用說給家里寄點錢了。”小賴說,現在工資提高到1100元/月,他的加班工資可以漲到9.48元—12.64小時,他依然需要加班接近100個小時才能拿到剛過2000元的工資。“如果能把最低工資提到1500元左右,最后到手有2500元左右就好了。”

  最低工資出臺當天,網友“黑色的地”也在網上算了一筆賬:租房合租單間400元月/人;生活費早餐2元、中餐8元、晚餐10元,一天一瓶水2元,合計660元/月;交通費上班2.5元,下班2.5元,不轉車150元/月;不抽煙、不喝酒、不刷牙、不看報,一個月下來不看病、不感冒倒欠110元。“1100元月最低工資在深圳是沒辦法讓人呆下去的!”該網友得出結論說。

  ◎專家“深圳最低工資提高到1500元也不過分”

  “相對于深圳的物價水平和生活成本來說,這一次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的幅度并不算高。”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教授高興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候表示,深圳這一次最低工資調整過后,已經喪失了全國第一這一標桿意義,多少會減少深圳對勞務工的吸引力。然而,單純考慮全國第一這個排位并沒有太大意義,關鍵是這一標準在調整過程中,是否綜合考慮到深圳本身的經濟發展水平、城市生活成本等各種綜合因素。

  “目前深圳的GDP很高,稅收也不少,企業的利潤也有了增長,因此在調整最低工資的時候要讓廣大勞動者能夠分享到發展的成果,增加他們的收入,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這樣才會讓他們心甘情愿地為城市的發展出力。”高興民認為,按照深圳目前的水平,最低工資提高到1500元也不過分。

  “其實內地一些城市都已經能夠給到這個價位了,而且它們的住房、飲食等生活成本還遠低于深圳,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出手就應該大方一點,給廣大勞動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不過,高興民也坦承,最低工資標準的發布本來就是一把雙刃劍,給勞動者提高待遇的同時,肯定會增加企業的成本,減少企業的利潤,但從長遠來看,從城市發展的大局來看,通過提高最低工資,促進企業轉型升級,轉變發展方式,把一批靠壓縮勞動者收入贏取利潤的企業轉移出去,對城市發展來講有根本的好處。

  此外,高興民認為,提高最低工資只是最基本的,要維護勞動者利益,提高深圳的吸引力,最關鍵一點,就是要賦予廣大勞務工“市民待遇”,讓他們能夠在工作報酬、醫療保障,子女入學等方面享受到應有的公平待遇,才是深圳未來30年持續發展的動力和活力所在。

  三問最低工資

  一問1100元新標準是怎么算的?

  “這次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是按照國家規定的比重法、社會平均工資法等方法,綜合考慮深圳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就業狀況、工資水平以及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等因素確定的。”王敏在新聞發布會上說,這次調整是在2009年應對金融危機期間最低工資標準沒有調整的情況下,綜合2009年和2010年的情況作出的調整,調整幅度適中,平均增幅15.8%,調整后深圳市的最低工資標準在全國仍屬較高水平。

  據王敏介紹,深圳市此次最低工資標準的出臺是經過長時間測算得出的結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以員工本人及其平均贍養人口的最低生活費用為基數,綜合考慮深圳社會平均工資水平、勞動生產率水平和經濟發展水平、就業狀況、社會保險標準等因素,通過不同角度、不同計算方法確定出最低工資的變化范圍,測算出深圳市今年最低工資標準的上限和下限,最終在1243元—869元這個區間敲定了1100元這一標準。

  “對于原本特區內的員工而言,漲幅只有10%,但對于寶安、龍崗(含光明新區和坪山新區)而言,他們的漲幅卻達到了增長22.2%,調整幅度比較大,短期內可能會導致部分勞動密集型企業面臨人工成本增加的壓力。”王敏說,今年深圳首次在全市范圍內實施統一的最低工資標準,希望相關的勞動密集型企業能夠以此次為契機,通過加快技術創新和產業結構升級,來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二問深圳吸引力將被削弱?

  多年來,深圳的最低工資標準調整已經形成了一個“慣例”:調整的時間相對較晚,但調整的幅度往往會后來居上,位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然而,根據今年來國內各大城市發布的最低工資新標準:上海為1120元月,而廣州、杭州均為1100元。深圳此次推行的新標準不僅與廣州、杭州持平,且比上海要低。最低工資不再領跑全國,深圳的吸引力會否下降?

  “此次調整過后,深圳的最低工資標準仍然處于較高水平,但已經不是最高水平。”王敏坦承,深圳此次調整的重點是特區內外一體化。過去特區內和特區外一直是有一個差距,和特區內外在產業結構、勞動用工、城市管理這方面的差異化導致了它不同的標準,這次首先考慮的是特區內外一體化,這是一個重大的進步,“既然考慮到特區內外統一,那就要適當照顧到兩方面的承受能力。”

  王敏說,如果單就特區內調整的話,從1000元調整到1200元都不是大問題,特區內企業絕大多數可以承受,但如果把這個幅度全市統一,寶安、龍崗,加上光明新區、坪山新區的增長幅度就會達到33%,由此帶來的小時加班成本和社保繳費基數也會加大,對于關外的多數企業來講會造成比較大的壓力。“此前20多個省市的調整幅度都在10%—15%之間,只有個別城市達到了20%,深圳這次把最低工資標準定為1100元,對于關外企業來說已經提高了22.2%,這個幅度已經相當大了。”王敏說。

  王敏認為,這樣一個調整幅度,對外來勞動者而言,其受益并沒有減少。“因為我們的農民工,尤其是外來勞務工主體是在特區外,特別是像勞動密集型企業、三來一補,絕大多數都在寶安、龍崗、光明、坪山,所以對這些區域分布的外來勞務工來說,他們享受的盡管不是名義上的全國最高標準,但是他們實際享受到最低工資標準提高的幅度是最大的。”王敏說。

  三問一體化拖了特區“后腿”?

  據記者了解,深圳從1992年開始實施最低工資標準,剛開始的兩年,特區內外實行的是統一的最低工資標準:1992年是245元,1993年是286元,每小時工資分別是1.2元和1.4元。從1994年起,深圳開始實施《深圳經濟特區最低工資條例》,特區內外的最低工資標準開始“分道揚鑣”,當年特區內的最低工資是338元,小時工資是1.8元,特區外是300元,小時工資為1.6元。

  截至2009年,深圳最低工資標準已經“分離”了16年,至今特區內最低工資已經增長了308%,而特區外也增長了286%。今年深圳兩會期間,國務院正式批復了深圳特區一體化方案。深圳,從此已經沒有特區內外之分,最低工資標準在全市范圍內實現了統一也被看作是特區擴容后首個一體化事項。

  考慮到特區內外的均衡,尤其是特區外的承受能力,深圳此次最低工資標準調整采取了“小步推進”的方式。對原本工資較低的特區外勞動者而言,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但與此同時,會否也會“拖慢”了特區內的工資增長呢?

  “這一次最低工資調整適應了一體化的要求,反過來說,它也會進一步推動我們全市同城化、一體化發展。”王敏認為,今后不光在最低工資標準上,深圳特區內外的城市規劃、管理、道路建設、各種文教衛體公共事業的布點,所有的建設和管理標準都要實現同城化、一體化,原來特區內外發展差異會越來越小,最后消失。“那時候就不會存在由于某一個區域水平相對高,另外一些區域水平相對低,由于這種差距太大而導致在工資標準甚至在其他管理標準上這種兩難境地了。”王敏說。(記者/葉明華通訊員/龔婷)

參與互動(0)
【編輯:吉翔】
    ----- 港澳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