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3月17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隨著清明節被定為法定假日,清明祭祀的傳統習俗將更為人們所重視,國家民政部曾預測屆時將出現祭祖掃墓高峰。為此,一種傳統祭祀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新型祭祀服務──“祭祀現場、網絡直播”首度應運而生,且受到港澳人士的極大關注。
各種網絡祭祀、電視公祭等時尚現代的祭祀方式,正被越來越多的人重視和接受!凹漓氍F場、網絡直播”開播儀式日前在四會市聚福寶華僑陵園舉行。在現場,一邊由禮儀專員在墓碑前拜祭,另一邊則有兩臺計算機對整個拜祭過程進行同步直播。
香港聚福寶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永川介紹,它是由親臨掃墓的逝者親屬約定身在異地的親屬,同步通過計算機一起參與拜祭,接通電話宣讀祭文,請親屬代為上香、獻花、敬酒……或根據自身習俗及需求,指定祭祀內容與程序,委托禮儀專員代為祭拜,異地親屬通過網絡直播觀看整個過程,以達到如臨其境的效果。
張永川表示,隨著社會發展,人口的流動性越來越大,很多人因各種原因不能每年親自回鄉祭祖,特別是中國40萬僑胞,更多時候只能“抬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上墳祭祖幾乎成了一種渴望。另外,許多人外出為先人掃墓,往往紙錢亂飛,灰燼遍地,甚至引發火災。尤其清明掃墓人流集中,導致交通擁擠,祭祀歸來往往身心俱疲。
“再者,中國人均耕地和人均土地都很小,尤其香港地小人多,連骨灰位都不夠,對先人安放的需求是很迫切的,大批香港人很可能回到原籍地安葬先人。”張永川說,網絡直播的祭祀方式因其簡潔環保、時尚文明的特點將越來越被提倡和普及,從情感上也更為大眾所接受。
前去觀看開播儀式的香港嘉賓曾伯表示,在計算機前收看拜祭儀式,對更為傳統的老人來說,感情上仍會有小小障礙,但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肯定會逐步接受。總的來說,它很可能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焦瑩)

![]() |
更多>> |
|